替格瑞洛的合成工艺研究

来源 :内蒙古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mayicome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由于血栓性疾病的高危险性和高发病率,开发价格低廉、安全有效的抗血栓药物现已成为药物工作者的首要任务。替格瑞洛,是由阿斯利阿康公司研发的用于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新一代口服抗血栓药物。替格瑞洛为可逆型P2Y12受体拮抗剂、不需经肝脏代谢、无首关效应、口服生物利用度高,起效快。本论文在总结分析多条文献报道的合成路线基础上,选用了一条起始原料和试剂廉价易得、操作简单可控、符合绿色工业要求的合成路线,对替格瑞洛的合成工艺进行改进和优化,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  方法:  打通工艺路线,以2-{[(3aR,4S,6R,6aS)-6-氨基四氢-2,2-二甲基-4H-环戊并-1,3-二恶茂-4-基]氧基}-乙醇(2R,3R)-2,3-二羟基丁二酸盐和4,6-二氯-2-(丙硫基)-5-氨基嘧啶为起始原料,经取代、关环、取代、最后经水解得到替格瑞洛。对所选路线的每一步进行工艺优化和操作细节的改进,同时,对其晶型进行研究。利用质谱、元素分析、紫外、红外、核磁共振氢谱、碳谱以及二维相关谱等方法对替格瑞洛进行结构鉴定。通过对工艺的研究和破坏实验,合成出工艺中可能产生的部分杂质,并进行结构确证。  结果:  找到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合成路线;确定为原研晶型;替格瑞洛HPLC纯度不低于99.5%,单杂不高于0.1%;总收率可达到44.6%;合成出6个该工艺中可能产生的杂质。  结论:  经过工艺优化与改进,找到一条适合替格瑞洛工业化生产的工艺路线,为替格瑞洛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  本课题拟在考察灯盏乙素对药物性及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的影响,并通过病理形态学和生化功能的改变探讨其作用机制,为灯盏花提取物治疗肝脏疾病提供实验依据,并为开发灯盏乙
实验目的:  1、通过建立以鸡卵清蛋白(OVA)诱导的小鼠哮喘模型,探究胡黄连素硝酮(AN-1)及其母体化合物胡黄连素(Apo)的治疗哮喘的抗炎抗氧化作用双重作用。  2、本研究还将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文冠果壳苷对侧脑室注射Aβ_(25-35)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并初步探讨了其作用机制。通过跳台实验初步比较了文冠果果壳总提取物EXB、总皂苷BS及其单体化合物文冠果壳苷对化学药品致小鼠记忆障碍的影响,结果表明EXB及文冠果壳苷均能显著延长跳台潜伏期,减少错误次数,从而改善东莨菪碱导致的记忆获得障碍及亚硝酸钠导致的记忆巩固障碍,且作用相当,提示文冠果壳苷可能是EXB改善学习记
本文以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为载体,研究制备了可供硬脊膜鞘内注射用的脑神经生长因子缓释纳米制剂,并对它的理化特征,体内外释药行为及药效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同时建立
心血管疾病因其高发病率和死亡率而备受世人关注,其中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梗死和心肌肥厚是临床常见心肌损伤疾病,也是心血管研究的热门领域。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在心肌缺血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