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斜拉索外置式锚固结构具有便于拉索系统检测、养护、更换施工等优点,但锚固结构细部构造复杂,结构受力集中,在桥梁设计时需要重点关注其力学性能。本文依托交通运输部“三峡库区奉建高速公路安全智能建造科技示范工程”项目,从斜拉桥锚固结构设计原则出发,研究外置式钢锚管锚固结构细部构造对结构受力与变形的影响,通过ANSYS精细有限元模型进行结构参数敏感性分析,对外置式钢锚管锚固结构进行优化设计,进一步研究了结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斜拉索外置式锚固结构具有便于拉索系统检测、养护、更换施工等优点,但锚固结构细部构造复杂,结构受力集中,在桥梁设计时需要重点关注其力学性能。本文依托交通运输部“三峡库区奉建高速公路安全智能建造科技示范工程”项目,从斜拉桥锚固结构设计原则出发,研究外置式钢锚管锚固结构细部构造对结构受力与变形的影响,通过ANSYS精细有限元模型进行结构参数敏感性分析,对外置式钢锚管锚固结构进行优化设计,进一步研究了结构静力性能和疲劳性能,为实体工程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论文主要工作与结论如下:(1)基于斜拉桥锚固结构设计原则和内置式锚管锚固结构构造特点,提出外置式锚管锚固结构初步设计结构。进行锚固结构设计参数的敏感性分析,探究了结构倾角、锚固腹板厚度及倒角半径、加劲板厚度及数量和锚管厚度设计参数与结构性能的内在关系,确定了主导结构工作性能的关键设计参数:锚固腹板厚度及倒角半径和锚管厚度。针对如何进一步提高结构承载力提出了五点构造措施,以供参考。(2)通过对锚固结构关键设计参数的敏感性分析,进一步基于结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以锚固腹板倒角半径和锚管内径作为输入参数,结构最大等效应力作为输出参数,利用零阶法和筛选优化方法来进行优化设计,建立输入参数和输出参数之间的拟合公式与响应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外置式锚固结构优化设计方案。(3)依托科技示范工程,开展外置式锚固结构静力性能对比研究。建立桥梁Midas整体有限元模型、初步设计和优化设计的锚固结构节段梁体的ANSYS精细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了锚固结构的受力与变形规律,发现在锚固腹板下端倒角位置出现了应力集中。加大腹板倒角半径1.5%后锚固结构应力集中处的Mises应力减小了12.67%。锚固腹板与主梁腹板焊接的两端,锚固腹板与钢锚管焊接的下端应力分布较大,优化结构极限承载力提高了3.0%。(4)依托科技示范工程,开展外置式锚固结构疲劳性能对比研究。建立锚固结构节段梁体的ANSYS精细有限元模型,结构高周疲劳分析采用Workbench的Fatigue Tool进行,S-N曲线采用我国的JTG D64-2015规范和英国的BS5400规范,结构疲劳验算采用钢结构设计标准规范GB 50017-2017、美国的AASHTO规范,结构疲劳寿命分析采用断裂力学理论中的Paris公式进行。结果表明:优化结构锚固腹板下端倒角位置的疲劳正应力降低了22%,疲劳剪应力降低了19%;钢锚管与锚固腹板焊接部位初始裂纹深度0.5mm时的疲劳寿命为214年,裂纹深度40mm为应力强度因子阈值;钢锚管与锚固腹板焊接部位初始裂纹宽度大于0.15mm时,对结构疲劳寿命影响较大。研究结果对外置式锚固结构加工、焊接具有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发展,斜拉桥的建设越来越多。而斜拉桥在经过若干年的运营之后,由于各种因素综合影响下,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其中最主要就是斜拉索的锈蚀问题。作为传递荷载主要组成构件之一的斜拉索,如果不及时对其出现的病害进行处理,将会给斜拉桥的安全运营带来巨大隐患,现目前解决斜拉索锈蚀问题最常见的措施就是对其进行更换。本文以西北地区某混合梁斜拉桥为背景,从拉索更换方案设计和结构受力分析两个方
由于隧道工程的施工周期长、不确定性因素多、施工技术复杂且投资大等特性,故在公路隧道施工建设过程中安全事故频发。特别是浅埋偏压公路隧道,深受地形地质、开挖方法及支护衬砌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极易出现掌子面围岩掉落、洞口坍塌、地表开裂和支护结构变形等问题。通过对山岭公路浅埋偏压隧道施工风险进行风险评估与控制研究,有助于降低施工风险水平,减少风险损失,使项目决策更加科学化、合理化。本文以正习高速
在我国西南地区大量在建和已运营隧道中,隧道地下水结晶堵管问题十分严峻,已经严重威胁到隧道的结构安全和行车安全,但是关于隧道地下水结晶问题的研究却严重滞后。在这一背景下,依托在建峨汉高速公路隧道群对隧道地下水结晶影响因素及其防治技术进行研究。主要研究方法及内容包括:选取峨汉高速地下水结晶现象严重的几座隧道并对其结晶物和地下水取样,通过对样品检测明确其化学成分,进而对峨汉高速地下水结晶成因进行研究;通
为了满足经济迅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需求,综合管廊应运而生,该类建筑属于狭长型半封闭结构,一旦发生火灾,会对公共安全构成直接的挑战和威胁。通常情况下,综合管廊内设有防火墙和防火门,这些防火设施的存在对热羽流的蔓延特征和温度分布有着显著的影响,造成大量烟气聚集在顶棚下方,使得靠近封闭端的温度显著升高,加剧管廊结构及内部设施破坏的危险。因此,深刻认识综合管廊火灾情况下温度分布规律对于管廊探测系统的设计与
粘土基材料3D打印技术在助力两极开发和外太空探索等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针对粘土基材料3D打印的理论和应用研究的明显不足,本文在3D打印粘土基材料的流变特性、力学性能表征、强度发展规律、微结构等方面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3D打印粘土基材与水、水泥、稻草纤维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为建筑3D打印粘土基材料的进一步研究及应用提供了试验数据参考和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水泥及稻
在地震灾害中,桥梁是交通系统中易发生破坏的结构,同时,又是交通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桥梁结构的破坏程度与交通系统剩余功能状态的评估以及预测整个交通系统的损失有直接关系,而且交通系统某一部分的破坏直接影响着地震灾害的救援工作,因此,研究桥梁地震易损性,了解桥梁结构的破坏特性,从结构易损性的角度来有针对性地考虑结构的抗震设计就显得非常的有必要。目前,以理论易损性曲线来表示结构的地震易损性是最常使用,因
重庆地区山区公路建设中存在着大量的软弱土斜坡路堤,由于路堤下的软弱土地基工程性质差,影响公路整体稳定性。常用的处治软弱土斜坡地基的方案是利用CFG桩、管桩、素混凝土桩等措施对地基进行加固,这些措施在实际工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地基处治失效,从而发生路堤滑塌、失稳和下沉等工程灾害,严重影响公路建设运营安全。所以研究一种针对重庆地区软弱土斜坡路堤的处治方法是十分有必要的。本论文依托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微藻含有蛋白质、氨基酸、非饱和脂肪酸、色素等多种物质,还具有作为天然色素、生物能源、营养保健品和废水去污剂等多重身份,这表明了微藻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商业价值。目前,最具挑战性和最关键的问题是微藻生长速度的提高和产品合成。为实现微藻作为天然色素提取原料和保健品原料的商业价值,对工业微藻进行大量生产,发展快速高效的监测手段至关重要,为了对藻细胞内部活性物质如色素、油脂等物质作进一步观察研究,设计快速
解决建筑天然原材料和能源短缺及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一直是建筑行业探索的热门课题。近年来,LC3水泥作为一种节能减排及经济效益良好的新材料受到学术界乃至工程界的关注。此外,海水/海砂开始资源化利用后,其耐久性问题特别是氯离子对混凝土的影响成为新的技术瓶颈。因此,本文通过水化热试验、抗压强度、氯离子自然侵蚀试验、氯离子快速侵蚀试验和氯离子滴定试验,结合微观测试技术和理论分析,系统、深入地研究了LC3水泥基
钢绞线作为核心受力构件大量运用于土木工程结构中,如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斜拉桥拉索、拱桥吊杆等。长期服役过程中钢绞线不可避免会发生应力水平下降以及截面损伤,威胁缆索体系桥梁结构安全。开展在役桥梁钢绞线检测技术的研究,提出有效的健康监测技术方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钢绞线中导波频散特性为契入点,基于编写的半解析有限元算法,分析材料阻尼、应力水平对导波模态的影响,研究了不同应力水平下钢绞线中导波传播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