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产力探析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tong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文化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出来。文化生产力的理论正是在全球新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的必然产物。中国的改革开放不仅带来了中国政治、经济的巨大变动,而且带来了中国文化形态文化建设的巨大变动。中国文化建设由过去单一的福利性的文化事业,开始向市场性的文化产业和公共性的文化事业共同发展、用文化产业来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方向转变。文化生产力的理论的研究也随着文化市场的大幅度开放,随着知识经济价值的越来越被重视,成为当今文化研究的热点。文化生产力理论的提出是对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重新认识、拓展深化。十九世纪上半叶李斯特强调精神的力量和脑力劳动者的重要性的思想、马克思的对精神生产力的论述都对我们今天对文化生产力的理解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之后,西方文化产业的实践与理论的研究方兴未艾,我国也在世纪之初提出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开始了对文化生产力理论的全面探讨。文化生产力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与人的发展具有一致性。文化生产力是人类在现实的文化实践中进行文化生产和文化服务的能力,以文化人为主体性要素;以文化资源为客体性要素;以科技手段和思维方式为中介性要素,以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为其外在表现形式,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一国的文化事业涉及政府对人民的福利,而文化产业则直接体现着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十分重视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近几年来我国文化生产力有了突破性发展。但也应看到,在文化生产力总体水平上,我们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文化生产力意识比较淡薄、文化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文化生产力增长乏力、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相对滞后、文化结构不合理、市场体系不健全、法制不完善等。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文化要走向世界,提高国际影响力,就必须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增强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使我国由文化资源大国变为文化产业大国。看到差距与不足就需要我们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走出中国特色的文化生产力发展之路。中国作为文明古国,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特色鲜明浓郁,风格独树一帜。这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立足之本。我们要认清我们的特色和优势,树立自己的品牌,壮大自己的实力,从而带动中国文化产业的全面推进。要尽快形成一个具有宏观指导意义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通过文化产业政策环境的优化来调控和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注意运用法律手段来有效履行检查监督职能,使文化产业的管理尽快进入法制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要强化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意识,鼓励一切有利于解放文化生产力的制度探索和创新。立足本国、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我们一定能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生产力发展之路,从而推动经济、社会、人类文明的更快更好的发展。
其他文献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CO2排放国,碳汇交易对于中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互联网上的林业碳汇网站是公众了解碳汇信息、掌握国际国内碳汇发展动向的有效渠道。介绍了目前我国
在知识和创意经济时代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面临着环境承载力透支、自然资源枯竭等诸多挑战,各国逐渐转向低碳路径发展,文化创意企业作为一种
当今社会重组并购作为上市公司提升核心竞争力与扩大经营范围不可或缺的途径。我国上市企业通过重组并购来增大规模,提升实力的行为也变得日趋频繁,但是并购到底能否改善企业
经过十几年探索,我国歌舞文化产业化发展形成了许多著名品牌,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力推动了“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但每个地域认知有别、资源有别、境况有别、条件
随着技术革新的不断发展,产业融合正日益成为当今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而在产业融合进程中,发展最迅速也最具发展潜力的是电信产业和传媒产业的相互融合。所谓电信产业和传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如何培育城市创业文化并通过创业促进发展己然成为城市决策者们和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从各地的创业文化培育实践看,精神培育法是当前最流行
美国社区学院自1896年初级学院创建至今,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不仅丰富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而且成为了美国高等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着美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进
文化产业是新兴产业。2009年7月国家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以后,文化产业已成为热门话题。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一方面是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是
文化产业的本质在于文化的产业化。作为一种独立的产业形态,吉林省文化产业尚处于形成过程之中。但是,文化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从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的成
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越来越密切,我国留学生的增长也呈现出高速增长之势。大批留学生的涌入,对我国的留学生管理工作来说,是一项严峻的考验,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