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时代发展的背景下,地铁以其运量大、耗能少等优势已成为解决城市问题的重要交通工具。随着国内城市对地铁建设领域的关注与支持,地铁站已成为城市中重要的功能节点,并形成以通道为主要脉络串联城市节点的接驳方式吸引着人们的集散与驻留,如何提升环境品质已成为地铁站设计研究的重点。但当今设计在功能、形式至上的追逐下,漠视了使用主体的需要,受多因素影响而形成的设计窘境使其所呈现的答案不容乐观,存在制约乘客行为、忽视乘客心理等诸多问题。交通的日益通达、物质条件的逐步丰裕,使得人们对良好通道空间环境的呼唤声也愈发振聋发聩。面对此情此景,我们应对当下的设计桎梏予以充分的自省,回归主体需求探索健康良性的发展道路。本文意在回应时代的呼唤,正视使用主体与空间客体的相互关系,满足乘客在地铁站通道空间环境中的需求,为其提供安全舒适且充满活力的通行环境。全文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架构为四个章节。第一章提出问题。从研究背景出发,论证对地铁站研究的迫切性、以通道空间切入的可能性、以行为心理为出发点对地铁站通道空间研究的必要性,明确研究目的与意义。第二章分析问题。基于实际案例分析与实地调研,探讨地铁站通道空间的功能构成与环境特质,选取哈尔滨地铁1号线的代表站点为调研客体,运用SD分析法与访谈法充分了解乘客对通道空间的交通效用以及环境品质的主观评价,总结出乘客的行为心理特征与需求,提炼出交通高效性、环境多样性、适应多元主体的差异性的设计原则。第三、四章解决问题。交通优化层面,以乘客的行为舒适性为出发点,以满足行为体验的连贯性、秩序性与反馈性为宗旨,从安全流畅、流线组织、空间导引阐述易于通行的设计方法。活力提升层面,以乘客的心理舒适性为设计起点,以满足心理体验的开放感、松弛感与交互感为宗旨,提出尺度调节强化开敞体验,丰富界面缓解通行疲惫,氛围营造增添人景交互,论论述乐于通行的设计方法。通过对乘客行为心理特征、需求的剖析及总结,本文意在探寻满足交通高效率与环境高品质的地铁站通道空间环境设计的研究思路及具体方法。期望为当下设计所面临的难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与方向,激活新时代下多元且人性的设计思维,使相关研究与实践走上积极健康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