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卵巢交界性肿瘤(BOT)患者的术后复发情况及对复发瘤的诊治成为BOT治疗中日益重要的环节,而目前临床上对此存在较多的争议,故本研究通过了解BOT的临床和病理特征并对BOT患者术后复发情况进行研究,探讨肿瘤本身的特性及治疗方法等对BOT预后的影响,以期对未来BOT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在大同市4所三级医院(一医院、三医院、五医院和同煤集团总医院)接受治疗并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的123例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病案资料收集一般人口学特征资料、临床病理特征资料及BOT术后复发可能的影响因素等资料,对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及肿瘤的病理分型等进行描述分析,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BOT术后复发进行相应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1)本研究的123例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的术后复发率为20.32%(25/123),具有明显的年龄相关性,复发组的平均年龄显著低于非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72,P<0.001),复发者年龄多集中在15岁到35岁之间。(2)BOT患者的病理类型以浆液性BOT为主(56.9%),其次为黏液性BOT(35.8%),经分析显示不同的肿瘤类型之间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8)。(3)临床分期中仅发现I期和II期BOT患者,其中以Ia、Ib为主。经分析,不同的临床分期BOT术后复发率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进一步根据临床分期做趋势卡方检验,发现随着临床分期的增高,BOT术后复发的风险逐渐增高(趋势2x=41.127,P<0.001)。(4)对复发组与非复发组患者各单因素进行分析,其中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微乳头生长情况、间质微浸润情况和腹膜种植情况5个指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BOT术后复发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只有年龄和临床分期两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与年龄为大于55岁患者相比,年龄小于25岁和在25~35岁年龄段的BOT患者其术后复发的风险分别增加28.59倍和12.75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与临床分期为Ia期患者相比,临床分期为Ib期、Ic期和II期的BOT患者其术后复发的可能性分别增加9.56、53.78与118.94倍。结论: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的病理类型以浆液性BOT为主,其次为黏液性BOT。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整体预后好,但具有明显的年龄相关性;同等条件下,年龄越小复发率越高。此外该疾病的术后复发还与肿瘤的大小、生长形式、范围以及临床分期具有相关性。临床分期级别越高,术后的复发率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