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R极向场变流器交直流母线分析与设计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_zhijie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TER是人类探索和平利用核聚变能源重要实验装置,由中国、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印度和韩国七方共同建造。ITER极向场变流器系统是ITER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电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交直流母线作为变流器系统的重要子系统之一,其稳定运行是变流器系统实现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本文对变流器电源系统的交流母线和直流母线的进行了分析和设计。本文对交流母线进行了分析设计,首先基于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确定了交流母线的最优截面,然后对敞露式交流母线在不同相序、不同墙壁开孔尺寸、不同墙壁开孔结构三个方面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显示敞露式交流母线会引起墙壁及其周围铁磁物质的局部温升不能够满足交流母线的设计要求,需要使用带屏蔽交流母线来解决母线周围铁磁物质的涡流发热问题。其次,经过对比离相和共箱的带屏蔽交流母线的分析结果得出离相带屏蔽交流母线的电磁特性和结构特性要明显优于共箱带屏蔽母线。最后,运用母线热守恒的理论计算方法对自冷、风冷、水冷三种不同冷却方式的交流带屏蔽母线和采用同相逆并联连接方式的交流母线进行了分析与设计,并且利用ANSYS和Fluent等有限元分析软件对4种不同形式的交流母线结构进行了电磁特性和热特性的仿真验证计算。通过对比4种不同形式的交流母线的分析结果,得出水冷带屏蔽交流母线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运行稳定等优点。因此通过上述分析,水冷带屏蔽交流母线是ITER极向场变流器电源系统交流母线最优化的选型方案。本文同时还对直流母线进行了分析与设计,首先利用母线热平衡和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分析设计了直流母线水冷和自冷两种冷却方式不同的结构形式,通过对比两种冷却方式的仿真计算结果,得出水冷直流母线为直流母线最优化的解决方案。然后,分别设计了水冷直流母线不同类型的转接头以便于水冷直流母线的安装,并且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ANSYS和Fluent对设计方案进行了相应的热力学和结构力学校核。最后,对直流母线在故障状态下母线所受到的电动力和引起的变形进行了分析计算,以此确定了支撑母线的绝缘子的安装间距。
其他文献
涡流二极管由于其无传动部件、无泄漏及免维修的内在属性,在流体控制领域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元件。在上世纪80年代涡流二极管开始应用于核工业后处理燃料输送中,并延伸至化工、
核废物的最终安全处置问题,是制约核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目前核工业界与核科学技术领域研究热点之一。具有钙钛矿结构(AB03)的晶体材料是固化高放射性核废物的优
核能的开发利用为人类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水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核电厂在发电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量的放射性废物和相当数量的乏燃料。这些放射性废物能否得到妥善处
主要研究了铁路网上车流径路的选择优化问题.在充分考虑到真实路网中的车流具有不同权重的情况下,建立了该问题的0-1规划模型.并讨论了带权重与不带权重两种车流径路优化模型之间的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平市建阳第一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SAP患者11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55例与研
汽车车身、发动机等复杂产品通常要经历数十道乃至上百道加工工序,零件毛坯偏差、机床误差、夹具定位误差以及操作、环境等因素引起的误差在制造过程中传递和累积形成产品综
远离稳定线的奇异核素的特性一直是当前原子核物理、核天体物理的研究目标。但是感兴趣的放射性奇异核产额低而且寿命短,因此需要高流强、高精度的实验机器。中科院近物所承担
提出一种基于STM32单片机的通信技术实验系统设计方案,系统采取“核心板+功能模块”的设计理念,以STM32F103ZET6单片机最小系统为控制中心,集成电源模块、输入输出模块、有线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颈椎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并进行手术治疗的颈椎病患者86例,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Routinenursing,RN)组和
溴化铊(TlBr)具有宽禁带(2.68eV)、高原子序数(Tl:81, Br:35)、高密度(7.56g/cm3)、高电阻率(约1011·cm)等特点,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半导体核辐射探测器材料。溴化铊材料的熔点(460oC)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