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化是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从依托物质和能量为主,逐步转变为依托信息和知识为主的过程。我国税务信息化始于1983年,各级税务部门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加强税务信息化建设。经过30多年的持续发展,税务部门紧紧围绕税收征管这一核心业务,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不断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与其他政府部门相比,在信息化建设中呈现出起步早,发展快,成效显著的发展态势,不断刷新税务工作的整体水平。然而,近年来,随着税务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国家对税收工作提出了进一步的新要求,纳税人对税务工作的期待也越来越高,客观的说,我国的税务信息化建设还存在一些薄弱的环节,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通过运用公共管理的相关理论,学习和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从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理论依据等入手,就我国税务信息化进行深入探讨。并通过与基层地税部门信息化建设的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分析我县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试图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县税务部门提高征管效率、推进依法治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通过分析缙云县地税局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总结出目前我县地税信息化建设发展存在的问题有:信息化建设认识不够、建设人才紧缺,信息交换和共享程度不高,体制机制不健全,数据应用存在问题,网络和信息安全建设尚不完善等。在现实依据和理论指导下,笔者通过对税务信息化建设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转变各级税务机关和人员的思想观念,提高地方税收人员素质,加强信息化队伍建设,健全体制机制,促进税收征管信息整合,完善信息安全体系等对策,切实解决地方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促进税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