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主要的能源大国,虽然大型露天煤矿的开发推动了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但也引发了严重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因此,研究矿产资源开发对区域景观格局的影响和景观格局动态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位于内蒙古草原区的伊敏露天煤矿为例,利用GIS、GPS和遥感技术,结合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1975年以来矿产资源开发导致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景观格局及其动态,阐明了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功能之间的关系,主要结果如下: 1.矿区废弃地复垦的植物群落在组成与结构上向着自然草原植物群落方向演替,不同恢复年限的复垦植物群落、自然植物群落在植物物种多样性、功能群多样性和生产力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2.就矿区和毗邻地区而言,功能群多样性比物种丰富度更能决定生态系统生产力。 3.草地是研究区主要的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在过去的20多年间其面积逐渐减少。同时,工矿仓储用地及住宅用地的面积急剧增加。 4.矿产资源开发导致景观格局发生了变化,草地作为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的主导类型,由于不断受到矿产开采等人为活动的影响,导致研究区天然草地转变为以小斑块为主导的破碎化生境,研究区天然草地优势斑块的丢失,逐渐形成多种斑块类型镶嵌的复杂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