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物理量信息融合方法在复杂地质构造勘探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wd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信息技术逐渐应用于土木工程勘察,设计及施工等各个领域。BIM及GIS等信息技术的开发推动了土木工程的信息化进程,信息技术的应用大幅提高了工程中数据传输、处理及可视化的能力。在岩土工程中,地质构造通常具有多变性、复杂性,踏勘、测绘、钻探及地球物理勘探等调查方法提供了不同层次的信息,因此研究新信息技术对多物理量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复杂地质构造调查问题,在单一勘探方法方面研究三维高密度电法的数据采集方式及反演方法,解决其野外采集时间长、反演难度大的问题。在多方法联合勘探方面,提出了多物理量信息融合方法,在传统测绘、踏勘或钻探等手段的基础上,采用地球物理勘探方法获取多物理量的地下信息,利用信息融合方法对采集的数据及图像进行综合分析及评价。首先分析了常见的复杂地质构造的类型及特点,分析现有的地质构造调查方法获取的信息和相关物理量,以及各种调查方法在探测深度、准确性及效率等方面的特点。然后针对二维高密度电法信息量不足导致异变体信息缺失的问题,开展了三维高密度电法的数据采集及反演方法研究;针对勘探中获取的多物理量信息(包括电阻率R,极化率η,弹性波波速v等),开展了信息融合方法研究。从尺度、精度及可靠性等方面对数据进行评估,利用信息融合算法对数据及图像进行融合,大大提高了勘探的识别精度。最后以福建省寿宁县溪乾村古银矿洞调查开发项目为背景,将三维高密度电法及多物理量信息融合方法应用于采空区地下洞室调查中。采用GPS定位标定露头洞口以及地形分布,三维激光扫描精确地描述可进入洞室空间分布状态,二维及三维高密度电法评价地下空间电阻率分布,通过信息融合获得了地下采空区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三维高密度电法排除了部分干扰信息,降低了结果的多解性;采用了信息融合方法之后,能根据已知区域的信息,评价广域的地下洞室分布,易于判断洞室的贯通性及走势。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观察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8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对照组单独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静滴,两组患者均连续静脉用药7 d。于疗程结束后1周评价疗效,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包括体温改变、咳嗽的
高亮回转面是指具有极强反光特性,几乎镜面反射,且能够清晰倒影出物体影像的光滑精密回转类零部件表面,如轴承钢球、滚柱、精密轴等回转类零部件。该类零部件在生产过程中可
家庭中心的下移.颠覆了家庭教育的尊老传统.在人格上养成了青少年的“唯我意识”使他们不知敬畏,无尊无上,为所欲为。
<正>近年来,随着鳜鱼养殖的深入,苗种放养密度逐步加大,养殖风险逐步增高,病害频发已成为制约鳜鱼养殖业健康发展的瓶颈。2016年以来,扬州市水产站承担了省级水产三新工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