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将Hyland(海兰)的元话语理论应用于分析英语电影评论。对于元话语的定义和分类,种类繁多。本文采用较权威的定义,即元话语是用来协商语篇互动意义的自我反省表达方式,能帮助作者/说话人表达观点,与作为社会成员的读者进行交际。基于海兰的交际/互动元话语分类法,本文从雅虎网站上选取了140篇英语影评作为语料,来分析其中所使用的元话语的特点和功能。这些电影都是在2010年被美国周票房榜评为前十的热门电影,且每部电影的影评也都选取自美国七大著名报纸,包括《今日美国》、《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纽约邮报》等。结果发现,在英语影评中,互动元话语的使用率高于交际元话语14%:其中过度标记、态度标记和语码注释语是影评中最多使用的元话语;而框架标记、回指标记和言据标记是最少见的三种元话语类别。究其原因,作为一种语类,影评者往往更加注重与读者间的互动,他们更加考虑读者的阅读目的、读者的感受和反应等。因此,影评的语言具有口语化和随意的特点。本文将影评中元语语的特点与海兰所做的学术论文元话语的使用特点进行对比发现,与影评相反,学术论文更多地使用了交际元话语,并且在影评中少见的框架标记、回指标记和言据标记却在学术论文中屡见不鲜。笔者认为这主要源于影评和学术论文这两种语类之间的差异。学术论文更加严谨,将数据、观察结果、研究方法以读者能够理解的方式,向本学科领域的人员呈现,以此获得广泛接受。相比而言,影评更加轻松,不需要做学问般地向读者证明自己的评论观点,而更多地是让读者参与到影评中来感受作者的评论和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