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代谢改变是肿瘤的重要特征之一,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互为因果。与正常的细胞相比,肿瘤细胞即使在氧供充足的情况下,也优先进行糖酵解,为肿瘤细胞提供能量以及生物大分子合成所需要的前体。然而,目前许多的研究前沿关注在具体某种物质的代谢变化,而较少有文献报道关于癌症发生发展中所伴随的能量的变化及其能量代谢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本文探讨肿瘤的生长与能量代谢的变化关系,为肿瘤的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1)裸鼠荷瘤实验:首先观察裸鼠移植肿瘤对裸鼠局部及整体代谢的影响。通过胃癌SGC7901细胞株建立裸鼠肿瘤模型,然后通过红外测温仪精确的记录随着裸鼠肿瘤的生长,其皮肤温度的变化,并与未注射肿瘤的裸鼠对比,通过温度的高低反应能量代谢的强弱,另外同时监测随着裸鼠肿瘤的生长,其血糖代谢的变化。(2)消化道癌症病人的温度观察:通过对180例住院癌症患者对体温的观察,并与匹配的100例正常人体温进行对比,分析肿瘤患者基础能量代谢与正常人的差异,同时对患者术后肿瘤组织进行HE染色及CD31、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癌症组织血管变化及血液淤堵情况,探讨癌症患者代谢变化的可能机理。结果:(1)在接种了胃癌肿瘤细胞的裸鼠中,随着裸鼠肿瘤体积的增大,肿瘤局部的平均体温越来越低,至第六周,肿瘤局部的体温(30.9±1.1℃)与接种前相同部位的温度(36.2±0.5℃)相比差异明显(p<0.001)。而全身平均体温则升高,从接种肿瘤前的平均体温(36.2±0.2℃)到第六周的小鼠处死前的(37.8±0.8℃),小鼠的平均体温上升了1.2±0.5℃。小鼠的肿瘤中心的平均温度为33.25±0.96℃,肿瘤边界的平均温度35.01±1.87℃,小鼠心脏的温度为37.66±1.25℃。其中肿瘤中心与肿瘤边界差异不明显(p=0.23),而与小鼠心脏温度相比差异明显(p=0.009)。随着肿瘤体积的增大,小鼠的全身血糖也变化明显。接种肿瘤前,其平均血糖为5.89±0.26 mmol/L,在小鼠接种肿瘤第六周后,小鼠的平均血糖上升至9.57±1.23 mmol/L,与接种前基础血糖相比,差异明显(p<0.001)。其中肿瘤中心的平均血糖为4.01±1.21mmol/L,肿瘤边界的平均血糖为5.33±0.55 mmol/L,小鼠心脏的平均血糖为9.51±1.23 mmol/L。小鼠肿瘤中心与肿瘤边界血糖差异不明显(p=0.595),但小鼠肿瘤中心与心脏部位的血糖差异值明显(p=0.037)。(2)在纳入的180例消化道癌症患者中,共有男性116例,女性64例,其中胃癌69例,结肠癌59例,直肠癌52例,平均年龄为58.4±11.71岁。癌症组患者的平均基础体温为36.09±0.22℃,而对照组的平均基础体温为36.49±0.42℃(p<0.001,95%CI=0.27-0.43)。其中胃癌患者平均体温36.10±0.22℃(p<0.001,95%CI=0.21-0.51);结肠癌患者平均体温36.14±0.22℃(p<0.001,95%CI=0.21-0.47);直肠癌患者平均体温36.07±0.21℃(p<0.001,95%CI=0.24-0.48)。三种消化道癌症的基础体温与对照组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对癌症患者的肿瘤组织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发现,肿瘤组织广泛存在血管淤堵和异常结构等表现。结论:肿瘤的局部温度、全身温度和血糖代谢均会随着肿瘤的生长而变化,当肿瘤发展越晚期,该温度变化和血糖变化越明显。这说明了肿瘤的能量代谢会随着肿瘤发生发展而变化。当机体罹患肿瘤时,其基础体温普遍偏低,这说明肿瘤患者的基础代谢率偏低,这种总体代谢偏低的状况可能是由于血管淤堵所致的。肿瘤能量代谢与其发生发展的关系给现代关于肿瘤代谢的研究及其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