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龄化社会进程加快是我国当下面临的突出性社会问题,在社会养老金缺口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如何克服这一难题是亟须考虑的问题。“暖心工程”社区服务站作为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探讨,从建设、运行至今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馈效果,但有关“暖心工程”社区服务站的实证分析目前还是一片空白。本文立足于承德市双滦区等五个“暖心工程”社区服务站建设实情,从社会协同治理理论与社区照顾理论视角出发,在回顾有关社区养老的文献研究之后,采用投放问卷与实地访谈的方式调查分析承德市“暖心工程”社区服务站的建设情况。通过对受访老年群体的养老需求与服务供给质量分析发现,在“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文化”等服务方面存在着供需差异。其次,通过对服务站场馆设施与服务人员的状况分析可以发现,社区服务站存在着硬件资源不足、服务人员队伍素质偏低的特点。基于此,本文提出应当从完善社会服务资源的协同机制、推广互联网的养老优势以及营造“积极老龄化”的氛围入手,解决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