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三角地区历来在中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中国的“金三角”,其土地资源可谓“寸土寸金”。杭州作为长三角核心城市的代表,其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作为经济发展载体的土地资源,它的开发利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建设用地的扩大,被称为“杭州之肾”的湿地面积却一直在缩小,这种缩小损害了杭州的环境质量,损害了杭州居民的生活质量,使湿地生物多样性减弱,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来消除污染)。合理的湿地面积既能充分利用宝贵的土地资源(发展经济)又能发挥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保障区域城市环境质量、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意义重大。 本文巧妙的将城市经济系统、生态系统和土地利用系统,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联系在一起,动态仿真模拟了城市人口及土地利用面积变化引起的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变化。运用专家打分法结合谢高地等人制定的“中国不同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表”,制订了“不同类型的土地单位面积产生的生态价值量(生态价值指数)表”;结合系统动力学建模和统计分析,确定了最佳的湿地面积阈值(129247-136419)公顷,以此保证杭州城市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