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O2@Al13核壳结构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混凝性能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l13是Al3+在强制水解过程中形成的具有Keggin结构的铝的形态,其化学式为Al13O4(OH)24(H2O)127+,由于其高电荷性质,有利于对水体中颗粒物进行吸附电中和,使颗粒物脱稳、聚集、沉降,从而达到水质净化的目的。人们通常用Al13的含量来评价无机高分子絮凝剂PAC的质量。本文通过微量滴碱法,制备了不同碱化度的PAC,并通过SO42-/Ba2+沉淀置换法提纯了Al13,通过高岭土模拟废水验证了不同碱化度PAC及Al13的混凝性能;通过St(o|¨)ber方法制备了亚微米级的粒度分布均匀的SiO2球形颗粒;并以此SiO2作为载体,通过静电自组装的方法制备了SiO2@Al13核壳结构复合材料,讨论了不同条件对复合材料制备的影响,并通过混凝实验对其性能进行了验证,以期充分发挥颗粒粒度效应,而提高其混凝效果,增加其应用性。。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 PAC及Al13的制备及其混凝特性通过微量滴碱法制备了PAC,并通过SO42-/Ba2+沉淀置换法提纯了Al13,研究了碱化度对Al形态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PAC,在碱化度B=0.51.5时,Alb的含量较低,不到50%;随着碱化度的升高,在B=2.02.5时,Alb的含量达到了60%以上。经过提纯后的Al13中,Alb的含量达到了90%以上,并且随着碱化度的增加,形成了不同聚集度的Al13聚集体,其Ferron活性降低了,Alb的含量也降低到了60%左右。混凝实验表明,高碱化度的PAC电中和能力较强,其浊度去除效果较好;而对于Al13来说,随着碱化度的增加,Al13聚集体的电中和能力及混凝特性都相对的降低了。(2)单分散二氧化硅的制备和表征采用St(o|¨)ber方法制备了粒径分布均匀的亚微米级二氧化硅。研究表明:随着加水浓度的增加,二氧化硅的平均粒径从170nm增加到了200nm,这主要受到反应初期不稳定晶核数量的影响造成的;随着氨水浓度的增加,二氧化硅的平均粒径也增加了,这主要是受到水解反应速率的影响;由于TEOS浓度的增加,三维网络链的数量增加了,从而也促进了二氧化硅平均粒径的增加。通过优化调控各种因素,可以制备出所需粒度的均匀的SiO2球形颗粒。所制备的二氧化硅表面孔多为介孔分布,在pH=49时,二氧化硅表面呈负电性。(3) SiO2@Al13核壳结构材料的制备及混凝特性通过静电自组装的方法制备了SiO2@Al13核壳结构材料。研究表明:随着Al/Si的增加,Al13在二氧化硅表面的负载量不断增加,当Al/Si>1:1时,Al13在二氧化硅表面包覆量的增加变化不大;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Al的负载量不断减小,高温不利于Al13在二氧化硅表面的负载;随着碱化度的增加,Al13通过OH-连接成Al13的聚集体,增加了空间位阻效应,同样不利于负载。通过分析表明,Al13在二氧化硅表面的作用属于物理作用。混凝实验表明,复合材料相对于Al13来说,由于颗粒粒度效应,其所形成的颗粒较大,浊度去除效果较好。
其他文献
目的:查阅国内外食物成分数据,建立中国常见食物维生素B12的含量数据表,以供国内同行做维生素B12膳食营养研究等查询和参考。方法:查找国内外期刊网和食物数据库中维生素B12
把"都"的全称量化分为左向和右向使我们陷入"都"的量化迷途,规则有冗余,理论不自洽。本文论证,采用统一的"右向管辖规则",管辖域和量化域一致,可以使我们走出迷途,简洁合理地
C-S键的构建是合成一些生化、药物、材料等分子的关键步骤。传统的构建C-S键的方法通常较为苛刻,如需要高温、当量的铜试剂、较长的反应时间并且产率不高。近年来发展起来的
一氧化二氮(N20,全球变暖潜能值,GWP≈310)是排在二氧化碳、甲烷之后的第三大温室气体,同时它还是一种臭氧破坏物质(臭氧消耗潜能值,ODP≈0.017)。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维生素B12,又名钴胺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它通过甲基化和分子重排在一碳转移中起辅助因子的作用,在脂肪酸代谢、氨基酸代谢以及核酸代谢中均发挥重要作用。由于钴胺素在细
报纸
本文采用DL-丙氨酸溶液燃烧法成功合成了大比表面积的LaMnO3系钙钛矿催化剂;研究了焙烧温度(t)、有机燃料与氧化剂的化学计量比(ψ)、A位金属离子(Sr)的掺杂、B位过渡金属离子
三维有序大孔(Three-Dimensionally Ordered Macroporous,3DOM)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在物理、化学等领域内有着十分诱人的广泛应用前景。本论文采用聚苯乙烯(PS)胶体晶体为模板
本文针对吉林油田某CO2试验区油井见效特征,采用室内试验与数值模拟技术对水气交替、流压控制等技术进行组合优化,扩大了CO2波及体积,促进了油井均匀混相见效,经现场验证,效
焦炉煤气和气化煤气重整制合成气中CH4/CO2重整是其中的关键反应步骤,由于反应中催化剂积炭,严重制约其工业化过程,对于催化剂开发,实验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由于反应中所
具有钙钛矿结构的新型催化剂NaTaO3在解决人类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NaTaO3禁带宽度约为4.OeV,只能吸收紫外光,因此大大降低了太阳光的利用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