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卡勒德·胡塞尼是当代著名的美籍阿富汗裔作家,以小说《追风筝的人》成名。他的另一部作品《灿烂千阳》于2007年面世,因其令人精彩动人的情节和巧妙复杂的叙事技巧大获成功。胡塞尼向我们呈现了一个充满规训的阿富汗社会,阶级和性别的不平等贯穿阿富汗家庭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描写阿富汗女性遭受的压迫及其反抗,作者表达了对阿富汗女性悲惨遭遇的同情以及对她们挣脱束缚获得自由的坚定信念。小说中的阿富汗社会是一个充满规训与监禁的全景敞视监狱,不平等的权力关系渗透在家庭和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本文拟从福柯的空间权力理论,分析女主人公在家庭空间中遭受的监禁和奴役,在社会空间中的隔离以及为追求爱与自由的空间所做出的反抗性的空间实践。它不仅揭示了父权制规训力量如何在圆形监狱似的家庭空间中将玛丽雅姆规训成一个驯服的身体,即囚犯和奴隶,而且也表明在全景敞视主义统治的社会空间中,一整套的规训实践使得玛丽雅姆沦为陌生人。同时,通过反抗性的空间实践,玛丽雅姆破解了规训机制的秘密,从而完成从被动主体到积极主体的自我构建之旅。通过文本分析,本文认为女主人公玛丽雅姆正是通过福柯倡导的两种反抗性空间实践来反抗父权社会的规训权力:一种是间接反抗,培养自我批判精神;一种是直接斗争,从而突破空间的限制,变成一个积极的主体,收获了一个爱与自由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