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整个国民经济行业发展中,房地产业和其上下游的其他行业的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在一定的程度上对其他行业的发展具有引导带头作用。近几年,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房地产业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一方面,它可以带动建筑、材料、金融服务行业发展,增加社会生产总值;另一方面,它为人民提供生产生活住房,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因此,从可持续发展来看,对于人民居住水平的提高、居住质量的大幅度改善、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而言,加快推进房地产业健康平稳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经济学基础理论中,相对于均衡的概念而言,非均衡更贴近现实生活,也是经济发展的常态。目前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房地产市场有效供给和需求总量非均衡、结构矛盾突出、房价较高等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成为当务之急。地处中国中西部,成为直辖市以来,重庆市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发展,逐渐成为长江上游地区重要城市,城市经济中心地位突出。重庆市房地产市场总体发展情况如何、是否存在非均衡值得研究。目前针对重庆市房地产市场非均衡研究的文献较少。基于经济学非均衡理论和非均衡计量经济模型,本文对房地产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影响因素进行归纳总结,结合重庆市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从供需总量非均衡、结构非均衡以及价格非均衡三个方面对重庆市房地产非均衡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中,在供需总量非均衡方面,结合重庆市2002-2013年商品房相关统计数据建立非均衡计量经济模型,分析房地产市场与GDP、商品房投资额、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均价以及户籍人口数的相关程度,并引入非均衡度指标和调控警戒线对重庆市房地产市场非均衡程度和房地产市场发展阶段进行分析论证;在结构非均衡方面,主要探讨商品房住宅和住宅除外的其他商业用房的供给和需求结构非均衡;在价格非均衡方面,运用房价收入比、月还款额与家庭月可支配收入两个指标探寻房价与居民购买能力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房地产市场存在着商品房有效供给不足、需求过剩的现象;住宅供应中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供给较少;房地产二三级市场发展不协调、以及房价相对于城镇居民购买能力较高等现象。综合以上分析结果,文章最后从房地产市场的供需总量、价格管控以及结构调整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期促进房地产市场的长久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