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分布式监测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实现对分散在各地的各种对象进行实时监测以及相互间的通信和信息共享。本文正是在深入学习和分析了当前各种相关技术的基础上,综合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布式监测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实现对分散在各地的各种对象进行实时监测以及相互间的通信和信息共享。本文正是在深入学习和分析了当前各种相关技术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可靠性、实时性以及先进性等指标,提出一套以以太网作为测控网络、以Windows DNA为软件开发模型的分布式水情信息系统。 本文所做的工作主要包括: (1)首先论述了现场总线的产生背景,介绍了几种目前有影响的现场总线,重点讨论了现场总线的局限性:标准尚不统一、传输速率低。然后在深入分析以太网技术及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将以太网作为工业控制网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智能节点的设计在水情监测系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本文在详细论述智能传感器的特点及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使用基于TCP/IP的网络化传感器作为网络中独立的智能监测节点,大大地方便了系统的扩充和维护。 (3)监测软件是水情监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重点论述了分布式组件技术的发展历史,COM/DCOM组件模型规范、原理,特别是Windows DNA及COM+的结构、提供的新服务。提出利用COM+技术设计具有分布式、组件化特点的先进的软件系统。 (4)讨论了分布式网络化监测系统的设计原理和过程,包括:网络的搭建、智能监测节点和系统软件的设计。 (5)提出了以以太网为测控网络的基于COM+的分布式水情监测系统体系结摘要构,详细论述了各模块的功能以及智能传感器、工业以太网、分布式组件的设计方法和过程。重点讨论了网络系统的结构特点和软件系统的具体实现过程。 【6〕最后,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本文在总结和研究了分布式监测系统的实现原理及其相关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使用以太网作为测控网络以及基于C明+的软件设计模式,结合水情监测系统的实际需求,构建了基于以太网和COM十的分布式水情监测系统。该系统作为水资源优化配置和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基础单元,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测试仪器生产制造技术的发展,测试仪器的精确性及可靠性有了很大的提高。针对目前各类摩擦系数测试仪器结构复杂,成本相对较高,不利于常规测量等问题,本研究组基于固体摩擦学原理,前期研制了一种销—盘式摩擦系数测试设备。在批量投入生产前,确保仪器设备具有良好的质量特性是非常重要的。通常,产品的质量特性包括性能、可靠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内容,而可靠性又占主导地位,是反映产品动态质量的重要指标。对于产
该文在"基于互联网的网络通讯设备"项目背景下,系统地介绍了采用SIP协议的语音通信(VoIP).该文首先从VoIP的背景出发,介绍了 VoIP的原理和工作过程.VoIP是以IP分组交换网络为
高精度高性能的运动控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被控对象完成任务的能力,随着对其控制性能要求的提高,单纯的反馈控制已逐渐不满足精度的要求。此种高精度高性能的需求刺激了一系列
人工神经网络作为动力学系统,研究能量最(极)小点的特性就是研究网络系统平衡点的吸引性或稳定性等系统的渐近行为.由于硬件实现的难易性和解决不同类型问题的有效性,神经网
近年来,国内对鲜食葡萄及其最重要副产品——葡萄酒的需求越来越大,众多的消费者已对二者的品相质量提出了越来越多要求。为了能提升二者的品质,国内葡萄产业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
随着集成电路的规模不断增大,数据处理量日益增多,片上系统(System-on-Chip, SoC)出现了一些与总线相关的问题,如扩展性差、通讯效率低、功耗大等。因而,片上网络(Network-on
论文在探讨中国电力市场特点的基础上,首先研究了适应于中国电力工业现状的竞价模式,对各种模式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在电力市场中,电厂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报价问题,论文
声表面波(SAW)加速度计是一种高性能、低成本的新型传感器。在我国,由于SAW加速度计动态性能差等问题没有解决,所以至今尚未投入实际应用。基于此,本文重点研究改善SAW加速度计动态性能的阻尼技术。 本文通过分析比较各种阻尼方式,提出并论证微间隙压膜阻尼应用于SAW加速度计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对SAW加速度计原理样机的结构作出改进,以便施加压膜阻尼。利用机电模拟方法,建立完整的SAW加速度计等效
随着图像压缩技术、网络传输技术和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嵌入式数字网络图像监控系统已成为当今监控领域的一个新的开发热点。本文论述了基于小波压缩的嵌入式网络图像监控终端
嵌入式互联网技术是研究如何使内部资源有限,不能片内实现TCP/IP协议的智能终端接入互联网,达到被远程访问和控制目的的技术.该文主要工作是使用UBICOM公司的虚拟软件包加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