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末,桂林旅游逐渐结束了第一个发展周期走进了第二个循环发展期。尽管在2003年的非典冲击下桂林旅游业受到了很大影响,但是“十五”、“十一五”期间桂林旅游整体还是显示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旅游收入和游客数量稳步增加,各类旅游项目和旅游事业逐步深入发展,其系统的、可持续的旅游发展观也受到广泛认可。桂林旅游依然是中国旅游的风向标,桂林也成为更加成熟的旅游目的地。但是在桂林旅游做出了足够成绩的同时,却也像大多数的传统旅游目的地那样在国际国内旅游业蓬勃发展中遭受着诸如昆明、大连、厦门等新兴旅游地的冲击与挑战,桂林市在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方面虽处于第一梯队位置但其并不具备明显的领先优势,其综合地位己从1998年的国内第四下降到了第八位。本着居安思危的思路,本文认为很有必要对桂林旅游地形象进行进一步的提升策划;并且希望可以通过对桂林国内旅游地形象战略性研究来带动国内各类优秀传统旅游地的形象提升思考。此外,随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经济增张的主要拉动力由对外贸易转变为扩大内需;在“国家旅游综合改革实验区”和“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实验区域”两大政策出台之际,如何树立良好的国内旅游地形象,努力拓展国内市场,正成为桂林旅游业实现发展新跨越的重大课题。本文通过查阅资料和调研的方式获得了具有一定可信度的数据,运用计量统计将得到的数据结合游客个人信息、旅游取向和对桂林旅游地形象的相关看法进行了具体分析,结合游客满意度模型得出桂林旅游地形象虽呈现良好的态势却有一定的提升必要的结论。本文进一步结合旅游地形象的感知规律以及形象传播原则,对桂林旅游地形象的提升和传播策略提出了一定的建议。本文第一部分通过当前的国际国内旅游业的大背景的分析,指出桂林旅游在发展形势良好的情况下应该未雨绸缪、居安思危,认清旅游地形象生命周期的循环规律,在本地旅游并没有进入衰老期之前及时进行旅游调整,而旅游地形象的提升是其需要进行的第一步。之后是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方法,另外本部分对文章主要应用的四个理论知识进行了整理。本文第二部分是全文的理论基础。本部分首先对国内外对旅游地形象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并回顾了近几年桂林旅游地形象的研究重点。之后对文章将利用到的国内外相关旅游地形象策划的重要知识进行了整理,概括并总结了旅游地形象策划的总体策略和形象传播策略。为后文进行桂林旅游地形象提升策划和传播策略的研究作出了理论铺垫。对桂林旅游现状的准确把握是进行目的地形象策划与提升的基础,所以本文第三部分是借助资料和实地调研情况对桂林旅游现状作出的整理总结,本部分分析了桂林的地脉文脉,另外将桂林主要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本文第四部分是对桂林旅游地形象进行提升策划的主要内容。本章首先针对实地调研情况进行了精确分析,并通过对数据的计量分析对桂林旅游地形象的现状进行了诊断与评价。之后文章对桂林国内旅游地形象的提升定位提出了个人建议,并对桂林旅游宣传口号、人—地感知要素、人—人感知要素进行了大胆设计。文章第五部分连结本文第四章,对提升后的桂林国内旅游地形象的传播提出了策略分析和建议。第六部分是文章的结语,对文章的研究进行了简单的归纳总结,指出了文章的创新之处与不足。本文最大创新之处还是在于能够针对“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一十分成熟并受认可的旅游地形象进行长远思考并进行提升建议,然而由于自身学识浅薄的原因,本文的旅游地形象提升并没有到各县区、景区、景点,希望能在以后的研究中,竭尽所能,加以补充、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