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郁丸联合米氮平片对焦虑性失眠(肝郁气滞、心神失养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bengkuia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社会节奏加快和竞争加剧的今天,失眠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长期的失眠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巨大负面影响。国内有研究证实伴有失眠、焦虑抑郁症患者的失眠与焦虑抑郁存在正相关性,以失眠为主诉的患者,不能忽视其焦虑抑郁症状,应尽早明确诊断,及时治疗[1]。西药治疗焦虑性失眠虽有一定的疗效,但其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和停药反跳现象,降低了病人用药的依从性。近年来中医药领域对焦虑性失眠的病因病机、辨证用药、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等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展现出了中药治疗焦虑性失眠具有一定的潜力。但由于中药治疗存在用药个体化、起效慢等问题,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已引起广泛关注。中西医结合治疗焦虑性失眠可有效发挥中医、西医各自的优势,注重标本兼治和远期疗效,易于患者接受。本课题旨在探讨中成药解郁丸联合西药米氮平片治疗焦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从而开辟中西药结合治疗疾病的新道路。方法:本课题采用河北省中医院神经内科门诊病人100例焦虑性失眠患者进行完全随机对照研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42例,治疗组58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焦虑程度、睡眠质量上均无显著差异。对照组仅给予米氮平片30mg,口服,每晚一次,治疗组除给予米氮平片30mg每晚一次外,同时服用解郁丸4g(60粒),每日三次。两组共服用8周。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进行焦虑(HAMA)进行焦虑程度评价,根据HAMA减分率的变化进行有效性的测定;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睡眠质量评估,以PSQI减分率计算临床有效率。同时治疗前后进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查,并观察和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临床观察结果显示,两组HAMA评分与治疗前相比都有明显下降,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1)。治疗组在治疗4周时,HAMA评分较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治疗4周时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HAMA减分率计算两组有效率,治疗8周后治疗组有效率为84.48%,对照组有效率为69.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睡眠质量改善方面,治疗8周后,两组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1);以PSQI减分率计算两组治疗8周后的有效率,治疗组有效率为79.31%,对照组有效率为69.0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均无明显异常。在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结果表明,治疗组不良发应发生率低。结论:运用解郁丸联合米氮平片治疗焦虑性失眠肝郁气滞、心神失养型,在改善患者焦虑症状、改善睡眠质量方面优于单用米氮平组,且起效快,副作用少。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IL-15mRNA在鼻息肉与下鼻甲中表达的差异及其与Bcl-2、Bcl-XL表达的关系,明确鼻息肉中IL-15的来源,探讨其在鼻息肉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测定24例
慢性腹泻是临床常见且疑难的疾病,张安国主任医师认为脾肾不足、湿热气滞交阻是本病的病机,治疗采取主方与辨证用药结合的方法,收到显著疗效。
目的观察后半规管耳石症(BPPV)患者经手法复位成功后,其头晕发生率及持续时间。方法 2009~2011年门诊确诊单侧后半规管BPPV手法复位成功患者418例,分成老年组(≥60岁)137例、
目的:确定一贯煎最佳处方组成。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以麦冬(A)、当归(B)和枸杞子(C)作为因素。结果:A因素和B因素对多糖含量的影响具有显著意义,C因素的影响不大。结论:最佳
目的:采用针药并用的方法治疗面神经麻痹合并面肌痉挛。方法:针刺足三里、三阴交、合谷、关元等多气多血之穴,在足三里、关元穴上加灸;内服中药,面肌痉挛时服具有滋阴养血,熄
论文综述了中医学对腹泻的认识,介绍了张锡纯及其学术思想,重点对《医学衷中参西录》治疗腹泻的69首方剂进行了分析。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具有治疗泄泻、吐泻、大便稀溏、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仙灵骨葆胶囊中朝藿定C、淫羊藿苷、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方法。方法 RP-HPLC法测定,色谱柱为Spherisorb C18柱(250 mm×4.6 mm,5μm),乙腈-水梯度洗
能力验证样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评价是能力验证活动中最基础的一个环节,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判定均匀性和t检验法判定稳定性是两种最常见的方法。本文从统计学的角度对两种判定
在城市地下管线探测中,电磁法是最主要的探测方法。本文结合上海市某非开挖信息管线探测工程,论述了示踪法在地下管线密集,相互间干扰较大且埋设条件复杂地区进行探测的方法
本文主要是研究在强制公证废止后,不动产继承登记法律所出现的风险情况,并分析其风险的解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