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风险与宏观审慎监管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tan0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爆发了始于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债券市场的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危机通过各类金融产品、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迅速在全世界蔓延,进而演变为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和扩散,集中体现了系统性风险发生发展的一般过程,引发了各国际组织、主要国家政府和学术界对系统性风险问题的极大关注。国际社会深刻检讨金融危机的成因,以吸取教训,寻求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的有效方法。   研究表明,尽管此次金融危机的原因众多,但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金融监管在维护整个金融体系稳定方面存在重大不足。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不断发展变化,但主要发达国家忽视了金融市场中微观主体的同质性、金融制度的顺周期性、金融市场透明度不足以及金融过度创新后监管不到位出现的杠杆率过高等问题,放任金融创新,崇尚“最少的监管是最好的监管”这一理念,盲目相信现行的监管模式和体制行之有效,没有主动改革和完善监管体制,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如对金融机构的高杠杆经营模式缺乏监管限制,对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等影子银行缺乏审慎监管等。危机爆发后,政策制订者和学术界最早达成的一个共识就是:仅仅依靠微观监管无法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不能只关注单个金融机构或单个行业的风险,必须着眼于整个金融体系的健康状况和稳定性,以防范系统性风险为目标,加强宏观审慎监管。   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我国金融体系受到冲击较小,总体上经受住了考验,但我国在历史上也发生过数起系统性风险事件,如2004年爆发的德隆系风险,2004年至2007年集中爆发的证券公司风险等,而且当前我国仍存在部分行业产能过剩、资产价格泡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金融风险过度向银行业集中、存在监管真空等系统性风险隐患,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的任务十分艰巨。因此,全面梳理并总结系统性风险及其应对理论文献,研究宏观审慎监管的特征与方法,并结合危机后主要国家金融监管改革的实践和我国实际情况,探讨中央银行在宏观审慎监管中的作用及我国如何建立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具体来说,本文包括三个部分,共7章。各部分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第一章):导论。作为开篇之论,导论部分概括性地提出本文的研究背景、动因与意义,阐述本文的研究方法与思路,说明本文的创新之处,介绍本文的逻辑框架和结构安排。   第二部分(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上全面分析宏观审慎监管的必要性、重要性,并对宏观审慎监管的一般框架加以概述。宏观审慎监管是防范系统性风险的有效方法,系统性风险问题是宏观审慎监管研究的起点,第二章系统梳理了系统性风险、金融危机及其应对文献,从理论层面阐述宏观审慎监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三章全面阐述了宏观审慎监管的一般框架及与微观审慎监管的不同。第四章是对宏观审慎监管与金融机构行为的实证分析。本章根据bankscope数据库200多家银行危机前后的数据做了实证分析,同时构建了理论模型,意在阐明:监管机构如未能在追求效率和维护稳定之间做到很好的平衡,金融机构将趋向于采取高风险经营行为。监管过于放松以及监管缺失是本次金融危机成为20世纪大萧条以来破坏力最强、影响最深远的系统性风险的原因之一,也使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宏观审慎监管的重要性得到前所未有的瞩目。   第三部分(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主要从时间和机构两个维度探讨宏观审慎监管的方法及如何建立我国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加强宏观审慎监管,从时间维度来看,是缓解顺周期问题,从机构维度而言,主要任务是加强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而这一任务的核心是要解决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大而不能倒”问题。第五章和第六章分别就这两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重点探讨了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政策工具。第七章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讨论了中央银行在宏观审慎监管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提出我国应如何建立宏观审慎监管框架。   本论文可能的研究创新之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在技术方法上,本文运用Bankscope数据库中200多家银行危机前后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那些危机前对宏观审慎监管不够重视的国家,其金融机构杠杆率过高,危机时受到损失和冲击也相对很大。同时,本文建立了数理模型,把银行在当前金融监管体制下上行和下行风险的不对称因素考虑进去,研究不同监管要求对金融机构行为的影响,从理论上阐述了防范系统性风险和建立宏观审慎监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二,在研究内容上,从时间维度和机构维度对宏观审慎监管问题进行系统深入地分析。   第三,借鉴各国金融监管改革实践并结合我国实际,研究了中央银行在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中的地位、中央银行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关系以及我国建立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思路。   本文不足之处在于:由于金融危机仍未结束,对宏观审慎监管问题的探讨还在不断深入,对此问题的研究难免存在疏漏,所提出的分析方法、框架及政策建议仍有待在实践中检验。
其他文献
艺术类教育是一门高深的智慧.以往的艺术教学往往只注重理论知识的积累,而缺乏对学生艺术素养和情操的培养,无法为社会输送全方位发展的优秀艺术人才.当前,作为艺术类专业的
1898年,提格雷斯特和别尔曼把动物肾脏组织的提取物通过静脉注射入动物体内,引起了动物血压缓慢而持久的升高。由于这种物质来自于肾脏,所以他们称之为肾素(renin)。1954~1957年,Skeggs证明了血浆中有血管紧张素系统(AN-AngI-AngII),1958年Skeggs合成了血管紧张素II(AngII)。几十年来,人们通过对肾素和血管紧张素的深入研究,终于揭开了高血压神秘面纱的一角。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健康运动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作为幼儿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户外运动起到增强儿童体质,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作用,运动既促进幼儿兴趣、爱好,又提升能力需要。缺乏对运动的兴趣和热情,缺乏对学习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缺乏发展内在动力,这是运动质量不高、幼儿身体质量提高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正如皮亚杰的认知理论中指出:“幼儿处于前运算阶段,对于抽象的东西难以接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本文主要运用定性理论分析和计量工具为主的定量实证分析两种方法,通过建立相应的VAR模型,研究了上证综合指数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宏观经济预警指数、人民币对特别提款权单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