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现代正畸矫治技术的日趋成熟,测量研究正常牙合人群的牙冠转矩在正畸学领域受到广泛的关注,同时也组成固定矫治技术基础理论数据。大量研究证明[1-3],不同种族、地域人群的冠转矩存在明显的差异,此差异对固定矫治器的临床疗效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此研究应用螺旋CT对呼市地区正常牙合人群牙冠转矩进行测量,得出该地区正常牙合人群牙冠转矩的均数和标准差,在临床矫治中指导弓丝的个体化弯制,为我国直丝弓矫治技术的发展提供基础理论数据。同时,通过蒙汉族人群的对比研究,测定牙冠转矩值的差异性。 方法:对呼和浩特市5所高校大学生进行普查筛选,从中挑选80名正常牙合志愿者,其中蒙汉族学生各40名,男女各20名,年龄范围在18-24岁之间,进行定群研究。对选取的样本应用GE64排螺旋CT机进行上下颌骨的扫描,将扫描数据输入工作站,由同一实验者应用相同软件对数据进行测量,分别得出汉族男女以及蒙古族男女冠转矩的均数及标准差,并进行性别、民族之间的比较,分析数据间存在的差异性。 结果:1.建立本地区蒙古族、汉族男性与女性的冠转矩的均数与标准差。蒙古族男性U1值为12.46±1.38度;U2值为7.56±2.04度;U3值为-2.23±1.76度;U4值为-7.53±2.41度;U5值为-6.81±2.42度;U6值为-9.74±1.91度;U7值为-9.50±1.85度;L1值为0.75±2.47度;L2值为1.60±1.69度;L3值为-3.07±1.61度;L4值为-15.22±2.60度;L5值为-24.07±3.03度;L6值为-31.86±2.69度;L7值为-31.37±2.78度。蒙古族女性U1值为10.33±2.67度;U2值为6.24±1.61度;U3值为-3.51±1.97度;U4值为-6.74±2.64度;U5值为-8.62±1.59度;U6值为-13.43±2.11度;U7值为-13.03±3.82度;L1值为-1.39±1.89度;L2值为-1.89±1.68度;L3值为-3.13±2.37度;L4值为-15.00±2.51度;L5值为-23.40±3.15度;L6值为-31.14±2.85度;L7值为-31.91±3.21度。汉族男性U1值为11.73±1.98度;U2值为7.69±2.48度;U3值为-2.60±1.42度;U4值为-7.35±2.41度;U5值为-5.83±2.48度;U6值为-11.50±2.25度;U7值为-11.04±2.90度;L1值为1.60±2.05度;L2值为2.02±1.93度;L3值为-2.37±2.25度;L4值为-15.96±2.02度;L5值为-22.10±2.18度;L6值为-30.47±2.06度;L7值为-29.66±2.39度。汉族女性U1值为9.55±2.21度;U2值为7.51±2.15度;U3值为-4.33±1.78度;U4值为-6.14±2.23度;U5值为-6.92±2.59度;U6值为-9.95±2.56度;U7值为-11.35±3.54度;L1值为0.06±1.82度;L2值为-0.45±1.97度;L3值为-4.25±1.84度;L4值为-15.94±2.28度;L5值为-24.91±2.27度;L6值为-32.69±2.28度;L7值为-33.08±2.00度。 2.蒙古族与汉族男女牙冠转矩测量值的比较发现,蒙古族男性与女性的U1、U3、U6、L1、L2、L3、L5、L6、L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男性与女性的U1、U2、U3、U5、U6、U7、L1、L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相同性别蒙古族与汉族样本的冠转矩测量值比较发现,男性汉族与蒙古族的U6、L5、L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汉族与蒙古族的U2、U5、U6、L1、L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呼和浩特地区正常牙合牙冠转矩的均数男性样本在U6、L5、L7存在民族差异;女性样本在U2、U5、U6、L1、L2存在民族差异;蒙古族样本在U1、U3、U6、L1、L2、L3、L5、L6、L7存在性别差异;汉族样本在U1、U2、U3、U5、U6、U7、L1、L2存在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