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戴锦华作为当代中国电影批评的领军人物,其电影批评理论扎实、论述翔实、内容充实,在电影批评方面卓有建树。其思想体现出传统学院派知识分子的精英意识与置身于大变革时代的创新精神。其电影批评文本呈现出个性化、诗意化的特点,是值得深掘的批评文本。本文通过文献的收集和整理,力图从多个角度切入、还原戴锦华电影批评的全貌,对戴锦华电影批评思想进行整体提炼和把握。同时,将戴锦华的电影批评的形成过程放置在中国电影批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戴锦华作为当代中国电影批评的领军人物,其电影批评理论扎实、论述翔实、内容充实,在电影批评方面卓有建树。其思想体现出传统学院派知识分子的精英意识与置身于大变革时代的创新精神。其电影批评文本呈现出个性化、诗意化的特点,是值得深掘的批评文本。本文通过文献的收集和整理,力图从多个角度切入、还原戴锦华电影批评的全貌,对戴锦华电影批评思想进行整体提炼和把握。同时,将戴锦华的电影批评的形成过程放置在中国电影批评发展的大背景序列之中加以考量,力图感知中国电影批评发展的经验与方法、坚守与借鉴、意义与局限,并对其不足之处进行客观的反思。本文主要围绕四个问题对戴锦华的电影批评进行研究:戴锦华电影批评的主要内容、戴锦华电影批评的技术性特质、戴锦华电影批评的批评路径、戴锦华电影批评的成就与局限。戴锦华的电影批评,总体来看,内容驳杂。主要包括:对作家电影的解读、对女性形象的划分、精神分析视角的解读以及对电影及电影文化的探讨。而且,在戴锦华的近百篇影评中,这几种批评方法占有极大的比重,可以看出批评者对其的青睐与倚重,通过对以上批评内容的总体把握,能够梳理出戴锦华电影批评的写作脉络与发展历程。电影批评与文学批评、艺术评论不同,电影批评针对的是动态的画面进行评述,而非静态的文字或画卷。因此,电影批评要求批评者具有极高的专业素养,能够从镜头的摇移、图像的变幻、色彩的深浅、光照的明暗中感知电影的内在意蕴。而如何将专业性的电影语言与评述性的影评语言相结合,戴锦华的电影批评文本给出了示范性的答案。戴锦华的电影批评文本中,既有对电影文本专业性极高的评点,又将批评家的适度间杂其中;既有对电影潜在语言的详尽解读,又能恰到好处地表达自己的独特观点。在进行电影批评写作的过程中,将电影批评理论与电影文本进行深度融合,让电影批评文本显得专业度极高而不具艰深滞涩之感,展现了批评家的理论功底与写作水平,堪称评点结合、技融于道的典范。戴锦华的电影批评,个人风格极强。究其原因,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其一,对批评对象的独特命名,如对中国代际导演的命名、对中国电影发展情况的命名等等,这在戴锦华的电影批评中屡见不鲜,而她的论述也正是基于这些命名展开,直指问题的核心,更具个性特征。其二,是其充满文学色彩的论述方式。其电影批评文本,语言华丽、意象繁复、修辞精当,在诸多电影批评文本中独树一帜。其三,是其充满矛盾、怀疑、犹豫的悖论式表达。不确定的表达带来的是论述者立场的模糊化。通过对戴锦华电影批评风格的深入研究,可以进一步感知其批评文本的魅力与深度。戴锦华作为一位饱受赞誉的批评家,其电影批评的成就固然光辉灿烂、值得欣喜、发人深省。但我们也应理智地看到,其电影批评文本中同样存在着诸多瑕疵,而这些不完美之处,恰恰反映了以戴锦华为代表的学院派知识分子影评的弊端与短板,是值得引起研究者注意并反思之处。在不断地反思中,中国电影批评方能寻得启示,得到启发,走出困境,走向未来。
其他文献
在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快的背景下,经营者集中日渐增多。经营者集中会产生的积极效果体现在,经营者能够借助集中行为产生规模效益,为其自身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实现整个社会经济效益的提升;而经营者集中会带来的消极影响在于,规模过大的经营者之间的集中行为很可能产生反竞争效果,主要是市场集中度过高,实力强的经营者集中后很可能借助其享有的市场控制力,对相关市场的自由竞争进行干预限制,为其自
经过2018年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第三次修订,建立了三种缺席审判制度,这三种缺席审判制度适用的案件分别是:潜逃境外的贪污贿赂案件、被告人因病无法出庭的案件、被告人可能判决无罪的案件。这对于完善诉讼制度与解决实践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在新修改的刑诉法中,对缺席审判中被告人的权利保障问题制定了相应的措施,例如,在缺席审判案件中,不仅被告人可以委托辩护人,被告人的近亲属也可以代为委托辩护人。如果被告人以及
2019年,国务院联合中共中央办公厅共同制定了《关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自然资源产权存在着权责不明晰、权益不落实、监管保护制度不健全等问题。2020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出台,第248条规定:“无居民海岛属于国家所有”,这是首次以民事基本法的形式规定了无居民海岛的权属问题以及权属行使机构,为无居民海岛民事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立法依据。虽然自2009年《中
侦诉关系是享有侦查权的公安机关和享有公诉权的检察机关在行使刑事诉讼职能过程中产生的权责关系。侦诉关系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更迭和诉讼制度的改革,到了近现代社会主要呈现出三种模式:侦诉分离模式、侦诉合一模式以及混合模式,这三种模式分别适用于英美法系国家、大陆法系国家以及日本和俄罗斯。经过实践证明这三种模式各有利弊,对此不能简单地评价不同模式的好坏。通过对比分析这三种模式,可以看出一个国家如何选择本国
东道国利益保护是国际投资仲裁制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产生的原因是晚近国际投资仲裁庭不合理地侵害了东道国的利益。国际投资仲裁制度产生的主要目的是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其制度设计则显然效仿了国际商事仲裁。但是随着国际投资实践的发展、相关各项制度的完善以及投资条约数量的增加,投资者不再处于曾经的绝对弱势地位。在这种情况下,东道国与投资者关系现状与国际投资仲裁制度设立之初的前提和背景已经不相符合,由此导致东
行政合理性原则作为行政法中的一项基本原则,一直是约束行政机关行政行为的重要方式,但在司法实践中由于该原则的界限判断和适用范围难以确定,导致该原则的适用效果并不理想。另外,在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相较于行政合法性原则得到的充分重视,合理性原则的重视程度显然不足。作者认为在实践中,行政行为是否合理与行政相对人的权益密切相关,行政行为不仅要合法也要合理。基于此,作者主张应当明确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内容、提升
在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互联网领域内出现了一系列商业契机。为了满足网络用户需求,网络服务相继出现。如何在最大限度激发网络经济效益的同时,又能保障网络社会的安全与稳定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难题。以各种网络技术为支撑、功能多样的网络服务行为需要被刑法规范地评价。刑法作为最严厉的法律,在评价网络服务行为时应当适用何种罪名以及在适用这些罪名时出现的疑难问题仍需要被研究。本文对于现有的典型的网络服务行为按照适
随着人工智能、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逐渐采用基于数据分析技术的定量分析研究方法对相关领域的情报进行分析。2020年疫情突然爆发,成为万众瞩目的突发卫生公共事件,在此期间,许多企业都能自发的做出捐赠行为,采用决策树的方法对捐赠数据进行挖掘可以从中探索到关于企业捐赠金额、企业捐赠影响要素等方面的特征,并且可以预测企业捐赠的特征。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经济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冲击,为检验国内公司的社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马克思在吸收借鉴前人思想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从历史角度出发结合社会发展现实,对人类交往活动进行了更加深入地探析,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马克思世界交往理论。“世界交往”这一概念的首次出现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之中,这是马克思对其以往“交往”概念的创新与发展,同时为人们认识与把握世界提供了崭新的思维视域。在马克思看来,世界交往展开的过程伴随着资产阶级开创世
城市社区作为社区治理的基本单元是广大居民日常生活的基本场所。加强社会治理必须充分发挥社区的基础作用,社区治理的好坏与城市整体的治理状况直接挂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社区治理更需要紧紧跟随着社会发展的步伐而不断向前发展。因此要探究中国社区治理的现状,找出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优化中国社区治理的路径,增强社区治理的自治力,推动城市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