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林下里白生物学与生态学研究

来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w6337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针对广泛分布于我国的蕨类植物里白(Hicriopteris glauca)的遗传资源、生理生态特性和繁殖技术开展一系列研究。采用trnG-S引物片段对分布于全国十个省区(安徽、福建、广东、广西、贵州、湖北、江西、四川、云南、浙江)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中12个野生群体的124个里白个体的cpDNA进行扩增,通过对变异位点数(P)、单倍型多态性(h)、核苷酸多态性(π)等遗传特性的分析,研究其遗传多样性状况。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浙江大溪里白群体生境为期1年的监测,揭示了里白生境中诸如温度、湿度、光照等生态因子的变化状况;并对大溪里白生境开展群落学调查和多样性研究;对其土壤和植株中所含水解性氮、速效钾、有效磷等大量元素以及微量元素的含量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了里白中矿质元素含量年动态变化规律;开展了里白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响应规律研究;对在不同基质配比、不同光、温调控水平以及不同激素水平下里白孢子萌发、配子体增殖和孢子体诱导进行了研究。本研究旨在为蕨类植物里白的遗传资源评价、引种繁育以及在竹林复合经营中栽培利用等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支撑。通过以上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里白物种水平的单倍型多态性(h)为0.453,核苷酸多态性(Pi)为0.00067。西部群体的平均水平的核苷酸多态性(π= 0.000292)与单倍型多态性(h = 0.2)比中东部群体要高得多(π= 0.000145; h = 0.067)。群体内单倍型多样性(hS)和核酸多样性(πS)在里白群体间变化很大,群体内单倍型多样性(hS)平均值为0.127±0.231,核酸多样性πS (×10-3)的平均值为0.212±0.364。单倍型多样性(hS)和核酸多样性(πS)与海拔和经纬度没有相关性。AMOVA分析结果表明:在物种水平上不存在明显的谱系地理结构;地区间的变异为2.97%,群体间的变异为64.54%,群体内的差异为32.49%,地区间的差异不显著,变异主要出现在群体间;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研究发现,里白具有四川龙溪(虹口)与湖北交接处、云南大围山以及黄山山脉一带3个遗传多样性分布中心,这3个分布中心涵盖了所测的所有3种单倍型,而其它地区的群体均仅含1种广布单倍型(Hap1)。(2)浙江大溪里白生境年平均气温20.5℃,年平均相对湿度65.5%,年平均光照强度5800lx,年平均土壤含水量19.4%,适宜植株生长。经调查,该里白生境毛竹林内共有维管植物75种,隶属43科,64属;其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Simpson指数平均值为0.778,Shannon-wiener指数平均值为2.258,种间相遇机率平均值为0.783,群落均匀度平均值为0.783。灌木层属次生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类型。(3)浙江大溪里白生境土壤中氮、磷、钾、钙、镁、锰等大量营养元素含量在里白生长高峰期达到峰值;除锰元素外,里白中硫、钙、镁、铁、硼、锌、铜、钼、钠等元素含量均在里白生长旺季出现吸收高峰,随后下降,其变化规律基本相似。里白植株中氮和磷、氮和钾、磷和钾、钾和铁、钙和钼、钠和氮、钠和铁等矿质元素含量间相关性显著,氮和镁、氮和铁、镁和铁、钠和镁之间相关性极显著,且里白植株中氮、磷、钾等三种大量元素和土壤中变化规律一致。(4)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里白的Ci基本不变,表明干旱胁迫下气孔导度的降低不是引起Pn下降的主要原因;土壤相对含水量为80~60%时,不会引起Fv/Fm、Fv′/F′m、qP、ФPSⅡ和ETR的明显改变,在60%以下时,Fv/Fm、Fv′/F′m、qP、ФPSⅡ和ETR等参数明显下降,PSII的线性电子传递速率降低;干旱胁迫下用于PSII天线色素非光化学能量耗散的光能显著升高,对光合机构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随着干旱胁迫的加重,发生膜脂过氧化现象。(5)里白孢子繁育的最佳光强为40μmol·m-2·s-1,配子体发育为孢子体的发育率达48.4%;基质以泥炭土-黄心土(1:1)效果最好,砂子最差;最适温度为20~25℃,低于或高于此温度,里白处于配子体阶段,不能形成孢子体;从孢子萌发到孢子体形成需要90d左右的时间,这和其它蕨类植物相比较缓慢。(6)无菌条件下,以配子体为外植体,配子体增殖适宜的培养周期为41~50d;配子体在培养基MS+6-BA0.5 +NAA0.5和MS+6-BA0.5 +NAA1.0上增殖效果最佳,但常用不同培养基间对配子体增殖倍率没有显著性差异;25℃为配子体培养的最适温度;孢子体诱导至90d时有大量孢子体产生,此时需要及时转接以利于后续培养。
其他文献
幂级数变换方法是近代组合数学及概率统计中常用的一种变换方法,此方法主要研究的是有关离散数列{an}的结构特征,先利用这个数列作为系数构造一个幂级数,然后利用幂级数的特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中,采用CMS途径进行强优势组合的选配,恢复系的选育至关重要,一直受到杂交小麦育种家们的普遍重视,其中致力于寻找新的恢复源是选育恢复系的重中之重,对育性
随着玉米育种和栽培水平的不断提高,玉米的单产也在不断提高。目前在辽宁省育成及推广的品种中,紧凑型、半紧凑型和平展型三类品种并存。在提高产量的诸多途径中,通过增加密
本文采用大田试验和室内模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红芪的生长发育、养分吸收规律以及施坡缕石和肥料后对该规律的影响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为红芪GAP基地的建设提供理论依
pH值直接影响美拉德反应和酶促反应的反应效率,因此pH值对酱油品质有明显影响。文章探讨了pH值对高盐稀态小麦酱油在发酵成熟期(40~70天)的色泽、总氮、氨氮、总酸、总糖、还
利用乙基甲磺酸(ethyl methane sulfonate,EMS)诱变的水稻突变体库,筛选到三个水稻侧根与主根伸长受阻的突变体Osslr1-1,Osslr1-2和Osslr1-3(Short lateral root 1)。其突变
《清代云南瘴气与生态变迁研究》一书是近年来环境史研究领域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也是瘴气研究的拓荒之作。该书在大量一手资料基础上,以云南为例,对瘴气产生的原因、种类、分布
目的:观察β-七叶皂甙钠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及机制研究。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ACI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对症治疗,观察
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 AsA)即维生素C (Vitamin C, Vc),是植物和大多数动物体内合成的一类含量丰富的抗氧化剂和多种酶的辅因子,在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