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二氧化硅系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bra4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成了具有发散性介孔孔道结构的荧光二氧化硅纳米颗粒(FMSN)。研究了FMSN的生长过程,TEM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颗粒之间的二氧化硅连接体的作用变弱导致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形成,反应时间为3h时是最优化的反应时间。研究了荧光基团(APTES-SA,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水杨酸)和催化剂(TEA,三乙醇胺)对FMSN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TEOS(正硅酸乙酯)与TEA的摩尔比的降低,FMSN的颗粒尺寸增大,随着APTES-SA的加入量的增加,颗粒尺寸增大,同时颗粒变得更致密。太多的APTES-SA(APTES-SA/TEOS=0.4)将会导致整片二氧化硅的形成。FMSN的荧光性质通过吸收和发射光谱测试获得,结果表明荧光基团完全加载到了二氧化硅上,没有游离地存在于液体中。在室温下快速合成了具有发散性定向孔道结构的中空二氧化硅材料(ROPHS)。研究了DMF(N-N二甲基甲酰胺)的加入量对其形成过程的影响,TEM结果表明当DMF的加入量为零或很少时,只形成了实心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然而,随着DMF的加入量的增加,中空结构逐渐形成。研究了反应时间对ROPHS生长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中空二氧化硅材料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即只需要0.5h,并且此时实心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还没有形成。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孔道结构部分的厚度增加。当用超声代替搅拌时,发现中空二氧化硅材料的总的尺寸和中空部分的尺寸均有所减小。TEM观察显示,Au和Fe3O4纳米颗粒均可被包裹于中空部分形成核壳结构,在药物释放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研究了ZSM-5、Silicalite-1和Zeolite Y分子筛材料的合成以及通过TGA测试研究了其在吸附CO2方面的性能。通过水热反应法合成了尺寸均匀的ZSM-5分子筛材料,并对其进行了离子交换处理。尺寸均匀的Silicalite-1通过回流加热的方法制得。合成了具有纯相结构的Zeolite Y分子筛材料,并对其进行了离子交换处理。TGA结果表明:ZSM-5(AS2)、Na(Ⅰ)-ZSM-5(AS2)、 Na(Ⅱ)-ZSM-5(AS2)、 Na(Ⅰ)-CBV2314、Na(Ⅱ)-CBV2314、 Na(Ⅱ)-CBV8014、 Silicalite-1-500-10、 Na(Ⅰ)-Y、 Na(Ⅱ)-Y、 La(Ⅰ)-Na(Ⅰ)-Y、 Mg(Ⅰ)-Na(Ⅰ)-Y和NaY分别可以吸附0.5%、2.3%、5.0%、1.9%、2.5%、3.6%、3.4%、3.6%、4.0%、2.0%、2.5%和3.4%的CO2。本实验研究的所有分子筛材料中,Na(II)-ZSM-5(AS2)吸附CO2的能力最强。
其他文献
在分析体育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大气、水、噪声等环境污染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实现体育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外部环境、实践基础、理论依据和国际奥委会的政策导向,认为只有体育运动
我国汽车服务业孕育着巨大商机,发展前景诱人,但是发展现状不容乐观。本文对我国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在此基础上,从价值的角度给出了汽车服务业的内涵,总结了
情感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全面构建历史教学情感教育目标 ,不断探索情感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 ,将情感教育真正落实在实处 ,是实现历史
目的:减少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收治的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情况和最后效果进行总结。结果:术前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和体位
在对Web信息采集技术做了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Agent的用户个性化信息采集与处理系统。对该系统的体系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功能部件进行了详尽的介绍,重点分析了个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行政腐败现象频繁发生,而且发生的领域越来越广,层级越来越高,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了巨大损失,在当前形势下,积极探索反腐败的对策十分必要。文章分析了行政
本文以甘肃省的灌漠土、黄绵土、黑垆土、褐土四种典型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对这四种类型土壤的基本物理和化学性质、水稳性团聚体的分布、团聚体中有机碳、全氮在的含量等做
本文以罗非鱼肉为原料,通过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罗非鱼肉腥味物质进行分析,利用电子鼻对冷冻罗非鱼腥味物质进行检测,同时研究了罗非鱼肉中典型土腥味物质土臭素和2-
黑白仰鼻猴(Rhinopithecus bieti)分布在我国金沙江和澜沧江之间的横断山脉的一个狭小区域内(26°14′N-29°20′N,99°15′E-99°37′E),海拔分布范围2600(南部)-4200m(北部
后现代城市是处能激发我们思考空间分类和当权结构的场所:后现代城市传统上被理论化为一处充满差异、断裂、冲突和多元性的场域,而就如索亚和菲勒史东所言,此场域一直以来皆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