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个事物之间比较,主要对比相异之处,以凸显特点。谚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为我们的对比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视角。维吾尔族与汉族由于信仰不同,历史不同,生活生态环境不同以及语言文字的不同,具备充分的可比性。本文试图通过谚语的语言节奏、修辞方式到观念文化的对比,探讨其中蕴含的独特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揭示出两个民族迥然的民族性格和观念特点。同时对维汉两个民族各取所长,共同进步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对新疆维汉两个民族之间的跨文化交际提供一些实用性指导。本文主要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维吾尔族史、维吾尔语言文字和维吾尔谚语概说,以及本文的研究意义,前人研究情况和采用的方法。第二部分,谚语外部形式对比。从谚语的语音形式和修辞方式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发现维吾尔谚语的讲究押韵,注重语音和谐,汉语谚语则由于汉语音节的特点,节拍较维谚工整。修辞方式呈现出大致相同的特点。第三部分,谚语内容对比。将婚恋谚语、人生命运谚语、人品与交际谚语进行逐一比较,并将其文化内涵作初步探讨。第四部分,谚语中象征词语的对比。数词与动物词语的象征意义是比较的主要对象。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三与万是汉谚中较为特殊的数字,四十仅出现在维谚中,是其特有的。动物词语的象征意义完全吻合的很少,完全不同的也不多,往往同中有异,异中又存同,呈现出一种纷繁的局面。第五部分,结论。通过内容对比初步认为,在命运面前汉民族较为悲观,维吾尔族相对乐观积极。在人际交往方面,汉民族内向,含蓄,小心谨慎,维吾尔族开朗,直率,喜欢交友和聚会。在爱情与婚姻面前,维吾尔族较汉族开明,维吾尔的婚姻观也为妇女提供了较多的自由。第三部分与第四部分是文章的主要章节。汉维谚语对比内容广泛,远不是本篇论文所能容纳的了的。但由于时间和本人水平的限制,很多内容都只能浅尝辄止,不能做深做全,这是一点遗憾之处,期待以后能够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