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地区汉族HLA-A、-B基因多态性及其与EHF相关性

来源 :遵义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astcandmu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病死率高的急性传染病,遵义地区一直为该病的高发区。HLA(HumanmajorhistocompatibilitycomplexorHumanleucocyteantigen)呈高度多态性,是人类重要的遗传标志。现已发现很多疾病与HLA有紧密联系,如爱滋病、肝炎等。本课题旨在探讨HLA-A、-B基因多态性与流行性出血热的关联,并寻找与流行性出血热发病可能相关的HL-A、-B易感基因或保护基因,从基因水平探讨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机制,为基因防治提供基础研究。并获得遵义地区汉族HLA-A、-B基因的多态性分布,为我国人群HLA基因库提供宝贵的遗传学资料。 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对全部200例标本进行基因分型。采用群体研究方法,比较100例出血热患者(患者组)和100例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的HLA-A、B等位基因频率(GF),并计算其相关危险率(RR)。同时,统计各等位基因的频率(GF),分析HLA-A、B等位基因多态性在遵义地区汉族的分布。 结果;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组中,A*31、B*58的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为4%、12.5%较健康对照组的0%、5%明显增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X2值分别为6.380和7.792,P值均<0.05,RR值分别为18.47、2.91);患者组中B*40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两组的GF值分别为11%、19%,两者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X2=6.095,P<0.05,RR值为0.47)。同时发现遵义地区汉族HLA-A、B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低分辨水平,共检出12个A*基因,25个B*基因,与我国北方、南方汉族比较,更接近南方汉族人群。南方汉族中分布频率极低的B*07,在遵义汉族分布频率较高(GF值为2.0%)。 结论;A*31、B*58等位基因与遵义地区汉族人群的流行性出血热发病可能密切相关,可能是EHF病毒易感基因或是与真正起作用的易感基因连锁;遵义地区汉族人群B*40等位基因可能是流行性出血热的保护基因,其表达对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可能具有防御作用。遵义汉族人群HLA-A、B基因具有较为丰富的多态性,其分布符合南方汉族的特点,又具有高频B*07地区性遗传特征。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激活态雪旺细胞(activated schwann cells,ASCs)干预骨髓间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联合异种神经移植体(acellular nerve xenograft,ANX)修复大鼠坐
脊髓损伤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创伤,是尚未解决的医学难题.目前临床上西医治疗脊髓损伤主要是处理原发病、减轻椎管压力,解除占位性病变对脊髓神经的压迫;中医治疗虽然没有统
罗增刚富.局长对全国骨伤科专家云集京城, 参加清宫E 骨流派年度盛会表示热烈欢迎; 并希望清富E骨流派作为代表性中医学术师,行为世范道,薪火相传流派之一, 抓住机遇、整合资
期刊
介绍了一种制袋机双伺服定长、定位协调控制的组成与原理。提出了基于测控一体化的定位控制方法和基于张力恒定的 2 个交流伺服系统的协调控制,介绍了数字伺服系统的动态脉冲控
针对超声无损检测中缺陷分类难、分类结果可靠性差等问题,给出了一种以神经网络为基础的缺陷特征分类方法.利用Fisher线性判别方法对表征缺陷特征的时域信号的波形参数进行了选择,并将
前言 九十年代初,日本青森产业技术中心和弘前大学研究小组发现乌贼墨具有高效的抗肿瘤活性。随后,许多学者对其抗肿瘤作用机理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等方面做了深入而具体的研
本文以长链溴化S—烷基双硫腙衍生物为载体制备了邻硝基苯酚阴离子电极和对硝基苯酚阴离子电极,建立同时测定邻硝基苯酚和对硝基苯酚的方法,邻硝基苯酚的线性检测范围为5×10
X射线CT清晰度高、分辨率高,具有断层扫描的功能,在国内广泛应用,每年接受CT检查的患者数以千万计。CTX射线管能产生高强度的X射线辐射,UNSCEAR在1984年的年会报告中指出,随着设备
目的:本研究其目的是在建立四氯化碳(CC1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的基础上,观察由CC14引起的急性肝损伤及肝细胞凋亡,研究蝉翼藤提取物甲基阿魏酸(MFA)对于肝损伤体内动物模型的护肝作用,并进一步探讨MFA保护肝细胞,缓解肝脏损伤的机制。方法:将6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6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联苯双酯100mg/kg)、甲基阿魏酸高剂量组(200mg/kg)、甲基阿魏
背景 组织芯片(tissuechip)又称组织微阵列(tissuemicroarrays,TMA),是将数十至上千个小组织整齐地排放在一张载玻片上而制成的组织切片。1998年,Kononen等首次提出了组织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