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瘤姬蜂亚科分类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low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瘤姬蜂亚科Pimplinae隶属于膜翅目Hymenoptera细腰亚目Apocrita姬蜂科Ichneumonidae。本亚科大部分种类为鳞翅目、鞘翅目等类群的寄生性天敌,在农林害虫自然控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中国瘤姬蜂亚科的种类进行了研究和整理,包括总论和各论两个部分。 总论部分回顾了瘤姬蜂亚科的研究历史,简述了本亚科的分类沿革与分类系统、形态学特征、生物学及其寄主范围等以及属级单元在我国和世界的分布。 各论部分主要根据Gauld等(2002)的分类系统,从浙江大学寄生蜂标本馆馆藏的5000多号瘤姬蜂亚科标本中,鉴定出该亚科3族50属246种,加上文献已有记载我们手头上无标本的82种(其中分布台湾省的有48种),共记述了328种,其中包括1新属,57新种,2新亚种,4新记录属,49新记录种。各族、属级分类单元都列有文献引证、特征简述、寄主和分布等信息。编制了分族、分属及分种检索表。对作者实际研究过的246种做了详细的描述,并且附有特征图,大部分种类还列有相关寄主记录,对部分种类进行了修订。
其他文献
寄生蜂寄生前要对寄主进行适合性检验,在卵寄生蜂中,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寄生寄主的数量可以反映寄主-寄生蜂间的适合性。虽然一种赤眼蜂可以寄生多种寄主昆虫,但对同一种赤眼
介绍战国时期中山国政权的异族性质和历史概貌,以及平山三器铭文鲜明的文学性和史学价值。
利用多基因共表达策略将多种不同性状目的基因转入植物,以提高植物的综合抗逆能力是目前转基因技术应用重要领域之一。本研究构建通过携带NotⅠ/Bsp120Ⅰ同尾酶的植物转化载体
非生物因素往往使蜜蜂群体变弱,并威胁到蜜蜂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非生物因素可以通过改变时间活动和种群表型在蜜蜂个体水平上产生影响。此外,它还可能通过群体迁移在种群层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