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长之是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理论建树和批评实践都很出众的批评家。李长之与仅仅从事文学批评或者文化批评的批评家不同,他从文学批评走向了更为宽广的文化批评,从倡导自由独立的审美批评走向了紧跟国家意志的政治批评。李长之批评关注的对象在不同时期呈现出鲜明的区别,这让他的文艺批评展现出丰富性,而这个过程即凸显出李长之文艺批评独特的人文情怀和强烈的现实关怀。 本文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现实关怀的维度。从儒家思想文化和德国古典美学两个角度展现李长之中西融汇的人文情怀;再从李长之文艺批评的个性入手,分析其文艺批评现实关怀的维度。第二部分,批评现状之反思。从李长之对批评现状的认识出发,引出他对批评家从事文艺批评的要求,再由此展现李长之希望批评家通过批评的手段实现审美教育和德育的目的。第三部分,文化传统之守望。正因为李长之强烈的现实关怀意识,他的批评走向了文化批评。在文化批评中,李长之从对“文化国防”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反思切入,思考中国文化建设和民族建设的复兴道路,进而强调回归以儒家传统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意义。第四部分,批评重心之转向。新中国成立后,李长之在现实的影响下进行着文艺批评的自我反思,他的文艺批评发生了从提倡审美批评到凸显政治批评的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