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处于突发公共事件的频发时期,如何预警应急处理突发公共事件成为国家社会管理层面的重要议题。突发公共事件中,尤其当事件发生地处于“信息孤岛”时,应急广播所产生的作用显然优于其他公共媒介,其应对灾难时的独特价值在2008年汶川地震以及雨雪冰冻灾害中引起了应急者的重视。国家应急广播建设的开始从萌芽阶段到设想阶段再到规划阶段,一步步地在探索中实践。但是由于我国国情体制等原因,国家应急广播在自上而下的建设中步履缓慢,壁垒重重,充满着迷茫。既然自下而上的探索不能有利地推动应急广播的建设,而信息的流转是应急广播建设的核心,因此我们可以自下而上,从受众应急信息的接触倒推国家应急广播的建设。有的放矢,设计一套满足受众需求的国家应急广播机制,从而推动法制、体制、预案、信息网的发展和完善。本文的主体部分包括三个方面:绪论、正文和结语。绪论部分探讨了本次研究的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的理论谱系,梳理了国内外对国家应急广播的现状,并对此做了归纳和总结。其次论述了本次研究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为国家应急广播建设提供新的思考方向。最后从学理的层面对国家应急广播的理论谱系进行概念的界定,使研究规范化的同时构建本文研究的范畴。正文部分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梳理实践,从国家应急广播的探索实践入手,层层解析问题;第二章步入正题,从突发公共事件生命周期理论出发,将突发公共事件中受众应急信息接触分为预防与应急准备信息、监测与预警信息、应急处置与救援信息和事后恢复与重建信息;接着从受众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信息接触终端不同进行实证研究;第三章承上启下,基于突发公共事件中应急信息接触的受众分析,思考国家应急广播的建设,笔者认为当前建设中最大的问题来自于应急信息流转的受阻,进而针对问题提出全方位聚合应急信息、高效率处理应急信息、多终端传输应急信息三个方面的实现路径。第四章客观解析,针对基于应急信息接触的实现路径进行可行性的研究,即对其进行SWOT模型分析。结论部分,总结全篇,阐明本文核心观点的同时升华和补充文中的未尽之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