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格局。如何推进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构建新时代城市治理格局是当下研究的热点。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管理水平、市民的幸福指数,与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息息相关。我国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自设立以来,一直处于不断变革和创新的发展过程,成绩显著,作用明显,对我国的城市管理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城管执法手段单一、人员素质不齐、大城管体系构建不到位等问题依旧突出,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本文在当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深化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格局的视野下,运用文献分析法、实地分析法、案例研究法等多种方法,利用治理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服务型政府理论等多种理论,从完善、优化城市综合管理、行政执法相关体系的角度出发,以泰州市海陵区城市管理典型案例为切入,分析得出海陵区当前城管行政执法面临执法立法层面缺失、执法手段单一、执法体系不完善、执法队伍形象不佳等问题,并深入剖析产生上述问题的具体原因,提出完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需要:一是出台城市管理专项法规,从立法层面明确城市管理的职责与处罚依据;二是创新城市管理执法手段,通过增加执法手段,人性化执法等方式,增强执法效力;三是完善城市管理部门协作制度,通过多方配合,合力构建大城管体系;四是提升执法队伍形象,通过培训、学习、宣传,加强执法人员业务素质与涵养;五是推行智慧城管,借助科技手段,提升效率和公平。通过上述分析,以期对泰州市海陵区城管行政执法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