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枇杷与南亚枇杷杂交及杂种叶片形态与ISSR鉴定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klmij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远缘杂交是改良栽培品种普遍而有效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利用普通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和南亚枇杷(Eriobotrya bengalensis Hook. f.)进行种间正反杂交,并采用形态鉴定和ISSR标记技术对杂交后代进行鉴定,旨在将南亚枇杷的有益基因引入普通枇杷,对栽培品种实现较大尺度的遗传改良。得到以下主要结果:1.以‘大五星’为代表品种,进行了普通枇杷花粉短期(一个月)保存。结果表明,随着干燥时间增加,花粉活力极显著降低。低温有利于花粉短期保存,花粉在室温下最不耐贮藏;28℃干燥2h或3h,4℃保存效果较好,花粉活力达67.60%;而28℃干燥4h或5h,-20℃保存效果最好,花粉活力最高达72.77%。2.普通枇杷黏液分泌和柱头可受性呈现出先增高后降低的规律,在第4阶段最高,这正与花散粉同步,柱头可受性可持续较长时间。枇杷的花器构造适于自花授粉。3.通过荧光显微观察得知,授粉后6h,约90%花粉粒在柱头上萌发,形成花粉管;授粉后12h,花粉管经乳突细胞间进入花柱上端;授粉后24h,可见花粉管到达花柱中部;大约3/4花粉管在授粉后48h到达柱头底部附近。普通枇杷与南亚枇杷亲和性良好。普通枇杷与南亚枇杷正反交无明显差异。4.亲本组合、蕾期和授粉位置对坐果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对小蕾和树冠外围授粉有利于提高杂交坐果率。5.利用筛选出的UBC895和UBC899两条最适引物对包括亲本在内的50份供试材料的DNA进行PCR扩增,分别扩增出261和275条DNA带,其中多态性DNA条带分别为215和225,分别占总带数的82.4%和81.8%,平均每份材料分别产生4.3条带和4.5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性良好。6.经引物UBC895扩增出‘大五星’枇杷与南亚枇杷特异性条带各一条,23个子代中22个鉴别为真杂种,杂种率95.7%;经引物UBC899扩增出‘大五星’特异性条带三条,23个子代中20个鉴别为真杂种,杂种率87.0%。被两引物同时鉴定出的子代为19,杂种率82.6%。经引物UBC895扩增出4-1-5枇杷与南亚枇杷特异性条带各一条,24个子代中19个鉴别为真杂种,杂种率79.2%;经引物UBC899扩增出4-1-5枇杷特异性条带三条,24个子代全部为真杂种,杂种率100%。被两引物同时鉴定出的子代为19,杂种率79.2%。经ISSR鉴定的真杂种在叶片形态均介于双亲之间,略偏母本。综合ISSR和形态鉴定,获得‘大五星’枇杷与南亚枇杷正反交真杂种分别10和9个,4-1-5枇杷与南亚枇杷正反交真杂种各11个和8个,共获得正反交真杂种21个和17个,合38个,同时杂交子代中个体发育表现出多样性,为后续研究和选择提供了材料。
其他文献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重晶石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纳米重晶石用量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力学性能和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重晶石对聚对苯二甲酸乙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市民以汽车作为了出行的第一选择。据交通部估计,到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2.2亿辆,这对我
论文研究了一种基于自抗扰控制(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 ncontrol,ADRC)技术的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矢量控制策略。即根据矢量控制方
<正>我国电视剧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从数字上看,成绩举世瞩目,但市场严重饱和,低购价高片酬、高产愁嫁、营销发行水平较低等现象频出,国产电视剧产业的发展令人堪忧。我们有必
<正> 五心烦热是指病人自觉两手足心发热,心胸烦热。古今方书多责之于阴虚火旺。据临床实际,非仅如此,由其他原因所引起的五心烦热屡见不鲜。临证必须审因论治,辨证用药。兹
衰老是指机体所有器官机能减退和储备能力的下降,是生物界最基本的自然规律之一。皮肤衰老作为机体整体衰老的一个部分具有特殊的意义。皮肤衰老主要分为内源性衰老和外源性衰
<正>3月5日,中央电视台在京举行《创新节目模式传承传统文化——大型文化益智类节目〈中国谜语大会〉》研讨会,总结《中国谜语大会》的创新与突破,梳理其文化内涵与传播意义,
瓜类枯萎病又称萎蔫病、蔓割病、死秧病,是由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引起的瓜类根茎部病害。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是瓜类作物上最主要病害之一,全国各地发生
美国有线电视事业发展的特征四川大学新闻系吴信训美国是世界上最早产生有线电视的国家。考察美国有线电视专业发展的特征,对于认识、把握和规划正在成长中的我国有线电视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