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非共价键作用调控盘状液晶性质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haic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盘状液晶分子容易沿π-π方向有序堆积,从而在一维柱状相方向具有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并且由于液晶态分子的活动性,盘状液晶材料具有自修复缺陷的特性。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和自修复的材料特性使盘状液晶材料在光电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要将盘状液晶材料真正应用于在光电器件上,需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首先如何得到有较宽液晶温度区间并具有室温液晶性的材料,其次如何实现盘状分子的宏观长程有序排列,本论文针对这些问题,通过共混的方法调控柱状相堆积驱动力的强弱和类别,达到提高堆积有序性和拓宽液晶温度区间的目的。  本论文首先以六己基三亚苯(H6TP)和氮杂三亚苯衍生物(PBH)共混物为研究对象,由于PBH分子的引入,烷基链堆叠作用相比于π–π作用增强,从而使液晶堆叠方式发生变化,进而拓宽液晶温度区间。然后选取H6TP为给体,苝二酰亚胺类衍生物(PDI)为受体,由于弱电荷转移作用和给受体分子尺寸的匹配性,拓展了液晶温度区间,实现室温液晶性。主要结论如下:  (1)PBH的引入使H6TP的烷基链堆叠作用相比于π–π作用增强,实现液晶相转变,拓宽液晶温度区间。单组分H6TP材料液晶温度区间为91℃–53℃(六方柱状相),当少于33%的PBH分子引入到共混体系中时,PBH的引入破坏了H6TP分子的堆叠,从而使清亮点温度降低,随着PBH含量的进一步增加,液晶堆叠方式从六方柱状相变为四方柱状相,液晶相类型的变化导致了液晶温度区间的扩大(144℃–44℃)。推测由于PBH分子的引入,相比于共混体系中的π–π作用,烷基链堆叠作用相对增强从而使液晶相类型和相转变温度发生变化。  (2)将富电性的H6TP分子和缺电性的PDI分子共混,由于两分子间的电荷转移作用和尺寸匹配,两者形成了交叉柱状相,从而拓宽了液晶温度区间,并实现了室温液晶性。相比于单组分 H6TP(91℃–53℃)和PDI(120℃-110℃)的液晶温度区间,H6TP/PDI=1/2(136℃–室温)、1/1(135℃–31℃)和1/0.5(123℃–31℃)共混物的清亮点温度均有所升高,结晶温度有所降低。并且采取从熔融态降温的方法进行后处理时,H6TP/PDI共混物均能实现分子垂直于基底排列,并且这种取向结构能够稳定至室温条件下,但当采取同样的方法处理时,室温条件下H6TP分子无明显取向排列,PDI分子平行于基底排列。通过 H6TP/PDI共混物溶液中内核上氢化学位移的变化和共混薄膜荧光淬灭现象证实两分子间存在弱的电荷转移作用。
其他文献
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骨架材料是一类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新型材料。本论文以5-溴烟酸为主配体和具有磁性的金属离子Fe(II)、Ni(II)、Co(II)等组装合成了4个新颖的配位聚合物:[Fe(Br-a)2(H2O)2]n(1)、[Ni(Br-a)2]n(2)、[Ni(Br-a)(bpy)(H2O)2]n?n(Br-a)?4.5nH2O(3)和[Co2(Br-a)3(bpy)2(OH)]n?nH2O(
相比于普通化肥,缓释肥料能够有效提高养分利用率、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并能有效提高作物的产量或品质,因此有着非常良好的发展前景,是目前肥料领域的研究重点。但目前市场上的缓释
金属-有机多面体具有明确的结构特点,刚性的骨架、限域的空腔,这些基本结构特征赋予其优秀的各种功能,一直是配位化学领域的前沿。其本身由无机金属离子及各种各样功能化、结构化的有机配体配位自组装得到。由金属与配体按照特定配位构型形成的空腔结构可用来模拟生物酶催化反应时的微环境,同时金属离子可作为催化反应的活性位点,类似于酶的活性中心。金属-有机多面体可与特定客体底物分子通过诸多弱作用,实现主客体包合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