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九大报告指出乡村空间的良性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强调构建“三生空间”协调的乡村空间布局结构。然而,当前乡村空间布局无序、失衡等问题依然存在:乡村土地非农化和产业无序化导致生产空间受限,人口老弱化和村庄空废化导致生活空间不便,环境污损化和保护关注度不足导致生态空间被破坏。因此,分析乡村空间布局的本质特征、内在机理和发展内涵,探索“三生空间”协调下,以“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为目标的乡村空间布局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西安乡村作为研究地域对象,基于“三生空间”协调的多学科融合理念,探讨乡村各个层面的空间问题及其良性发展途径。论文希望通过“三生空间”协调理念下的乡村空间布局规划框架的建构,扩充乡村建设的理论发展,并为西安乡村未来发展做出参考和引导。全文大体可以分成三个部分共六章。第一部分为研究缘起与基础研究,共两章,该部分主要阐述了文章的研究缘起、概念界定和研究对象,以及对乡村空间的相关研究进展、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进行概述,搭建乡村空间研究的多维理论基础框架。第二部分为现状审视与评价机制,共两章,通过对西安乡村地区自然生态、社会经济因素的调查和乡村分布与发展类型的分析,总结乡村空间的现状特征,揭示乡村空间发展的关键要点;并从用地、功能和特征等方面对“三生空间”进行总结,分析其系统制衡的作用机理,得出空间协调的核心要求、发展要义和技术路径,综合运用多种数据处理方法构建乡村空间综合发展水平及协调度评价和分析模型,得出西安市乡村空间综合发展水平及其协调特征。第三部分为规划途径与实践探索,共两章,构建城乡规划系统下乡村空间规划的技术框架,从市域统筹、区县引导、镇域整合和村庄提升等层面提出“生产—生活—生态”维度的乡村空间应对策略、整合内容和协调路径,健全保障机制对乡村空间布局优化的实施管理进行管控。并以阎良区为例进行规划解析,从县域层面提出切实可行的乡村空间布局优化实施措施,从村庄层面确定村域空间优化的操作路径,对“三生空间”协调理念下的优化思路进行反馈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