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炭输入条件下塿土氮素矿化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o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氮素是植物需求量最大的必需营养元素。我国农业氮肥施用量较高,利用率较低,面临潜在的环境危害。因此,在尽量充分发挥氮素生产效用的前提下,降低农业生态系统中氮肥的投入和损失,控制其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是当前土壤氮素研究中的重要任务。生物质炭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功能近年来在提高土壤肥力,固碳减排,环境修复等方面已有不少报道。生物质炭同时影响土壤氮素转化,研究表明,生物质炭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通过对NH4+的吸附而影响土壤硝化过程。但是,生物质炭对土壤氮素的影响因土壤类型差异而结果不一。本研究将生物质炭应用于陕西关中平原塿土,通过分析生物质炭施用下土壤氮素矿化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为生物质炭在该区的可利用性提供参考。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1)采用三因素六水平均匀设计进行室内培养试验,探讨生物质炭输入在不同形态化学氮肥施用下对土壤氮素矿化的影响;(2)采集施加生物质炭且经历一季作物生长后的土壤采用通气培养法测定土壤可矿化氮进行土壤供氮潜力的研究,并对土壤容重,有机碳、全氮、pH及速效磷、钾进行测定,分析生物质炭添加对塿土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化学氮肥的施用增加了土壤无机氮累积,三种氮肥对无机氮累积的效应为硝态氮肥>铵态氮肥>酰胺态氮肥。(2)土壤pH在施肥初期有急速的变化,表现为施用铵态氮肥和酰胺态氮肥时有微小的降低,随后pH回升,且这种效应随着生物质炭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大。(3)氮肥、水分、生物质炭三因素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显示,氮肥和水分解释响应变量(土壤pH、NH4+-N、NO3--N、Nin含量变化量)的能力达到81.8%~86.7%。具体而言,对土壤pH的改变氮肥为负效应,水分为正效应(硝态氮肥时为负),生物质炭为负效应;对NH4+-N的变化氮肥为负效应(硝态氮肥时为正),水分为正效应(硝态氮肥时为负),生物质炭为负效应;对NO3--N的变化氮肥为正效应,水分为负效应,生物质炭为正效应(铵态氮肥时为负)。可总结为,与氮肥和水分两个因素相比,生物质炭对施肥后四周土壤氮素矿化的影响非常微弱,但是,生物质炭的参与会促进硝化作用。(4)大田土壤全氮和可矿化氮结果表明,经过一个作物生长季后,施用氮肥和灌溉处理下土壤供氮能力均显著提高,在施用氮肥的基础上再施用生物质炭处理其供氮能力的提高程度低于单施氮肥。(5)生物质炭的施用显著影响了土壤理化性质,在本试验条件下,最高的生物质炭施用量即8 t/ha未能显著降低土壤容重,但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pH随着生物质炭施用量增加而降低。生物质炭的施用会降低土壤NO3--N残留而提高土壤NH4+-N残留。生物质炭施用对土壤速效磷的提高幅度为19.7%~142.4%,但仅在8 t/ha施用量下显著。生物质炭对土壤速效钾的提高幅度为29.2%~149%。综上,生物质炭通过促进土壤硝化过程显著影响了塿土氮素转化,生物质炭对塿土理化性质的影响依赖于其施用量。
其他文献
领导干部剖析个人存在的问题,摆在第一位的、最常见的字眼,莫过于“学习不够深入、扎实”之类:领导干部犯了错误,在剖析犯错误的原因时,头一条也几乎都是“放松了理论学习”等。
心理健康是领导干部素质健全和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领导干部心理素质的优劣不仅决定着自身能力水平发挥得好坏,而且直接影响着其所在地区和单位事业的发展.因此,培养干部的健
1956年,在苏共二十大上,苏联共产党总书记赫鲁晓夫代表苏共中央作了一个秘密报告.这是一份标志着苏联的内外政策发生重大变化、足以影响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的报告,因而震惊全
期刊
<正> 本病是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特征为呼吸困难和咳山血性渗出物。病变主要在喉头和气管。气管粘膜肿胀、出血和形成糜烂。传播快,死亡率也很高。 病原为病毒。这种病毒对
通过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的准静态力学性能及疲劳性能的研究,使用经典的CLD模型,提出了一套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疲劳寿命预测的流程方法。基于本流程方法可实现对碳纤
信访工作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着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着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因此做好信访工作十分重要.同时,信访工作又是一项艰苦清贫、挨骂受
目的探讨影响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86例诊断为AS的患者纳入AS组,选取同期于本院进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