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改背景下的人民币汇率预期传导机制和管理效果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fan88100608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期是经济主体对具有不确定性的经济变量在未来变动情况的事先预测与判断,是宏观经济领域研究的重要变量。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促使西方发达经济体开始采用浮动汇率制度,汇率的波动影响着市场对未来汇率走势的预期,汇率预期也会对汇率的走势产生重要的作用,彼时关于汇率预期的相关研究逐渐兴起。对于我国来说,自2005年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重启至今,人民币汇率经历了多个升贬值交替的周期,人民币汇率预期亦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特点。2005年至2007年,人民币单边升值且升值速度不断加强,升值促进了升值预期的产生,并反过来加速了升值的步伐;2008年至2010年,受国际金融海啸的影响,人民币汇率保持相对稳定,人民币升值预期也随之消失;2010年至2015年8月,人民币对美元主要呈现升值的趋势,但此时内外部经济形势的差异已慢慢形成了潜在的人民币贬值预期;2015年“8.11”汇改后,人民币汇率预期释放渠道进一步打开,人民币贬值趋势显著,长期则恢复双边波动形态。汇率预期变化与汇率变化之间相伴相生,凸显了汇率预期在完善人民币外汇管理、实现宏观经济内外部均衡方面的重要作用而从另一角度来看,自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重启至今,已历经多次汇改,人民币汇率朝着市场化的方向不断演进。针对汇改,许多学者已进行了理论和实证方面的诸多跟踪研究,但是对于汇改背景下人民币汇率预期的研究仍较为有限。本文认为,汇改在提升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程度的基础上,对于人民币汇率预期传导机制和管理效果有着显著的推进作用,应该就此进行深入研究。因此,本文在详细梳理相关文献的前提下,基于汇率预期的传导和管理理论——Almekinders信号渠道冲销干预的博弈模型,对汇改背景下的人民币汇率预期传导机制和管理效果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汇改在优化人民币汇率预期性状的同时,显著提升了“外汇干预→境内汇率预期→外汇市场”这一过程的有效性。具体结论如下:汇改改变了人民币汇率预期的特征,汇率形成机制中市场化因素的不断增加,提升了市场对汇率变化的包容能力,有助于单边升(贬)值预期及时释放,避免了预期持续存在对外汇市场带来的长期影响,降低政府进行汇率管理的难度。与此同时,汇改的时点和方式选择对于其效果的最终实现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汇改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民币汇率预期对即期汇率的影响关系,汇率波幅的扩大有助于解决升值预期(贬值预期)→升值(贬值)→升值预期(贬值预期)的交替螺旋上升关系所带来的升(贬)值惯性难题。在波幅扩大和中间价改革的共同作用下,短期内汇率预期有效影响汇率走势又对汇率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为管理汇率预期从而管理即期汇率的外汇政策实现途径创造了理想的环境。汇改推动了境内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进程,使境内汇率预期与境外汇率预期的关系较汇改前更加紧密,且有效提升了长期传导机制中境内市场的杠杆效应。相对平稳的境内汇率预期变动通过杠杆的放大作用,将货币当局对境内汇率预期的长期管理数倍作用于境外市场,显著提升人民币汇率管理的效率,巩固境内市场的人民币汇率中心地位。与此同时,汇改之后境内市场应对境外汇率预期冲击的能力显著增强,说明境内人民币外汇市场承载能力有效提升。外汇干预对汇率预期的影响效果在汇改后发生了显著的改变,汇率波幅扩大和中间价市场化程度提升双管齐下,使汇率预期与外汇干预之间实现了双向互动,外汇干预的时点准确度和操作效果显著提升。然而,汇改时点选择的欠妥使外汇干预所造成的汇率预期波动有所增加,从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汇改政策的施行效果。基于上述的研究结论,本文立足我国汇率制度的现实选择和发展目标提出了针对完善汇率预期管理、加强外汇市场机制建设、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毫火针结合发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寒湿型腰肌劳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180例寒湿型腰肌劳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90例。经筋理论和经脉理论指导下,观察组采用毫火针联合发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联合发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每3 d治疗1次,治疗10次后疗程结束。分别评估两组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
本文从专业角度客观地对Wi-Fi网络的电磁辐射进行分析和研究。讨论Wi-Fi网络潜在的电磁辐射安全的问题,并提出防护的方法。
在惠州市"三旧改造"的背景下,将城市中心区闲置旧厂房转型为盘活存量的空间资源,延续城市文脉、拓展城市文化的发展空间,建设新型城市文化空间。文章以惠州市旧厂房的社会化微改造再利用为出发点,以开放建筑设计为改造策略,结合文化创意参与的改造更新实例进行研究。探索工业遗产活化的最佳路径,创新其地域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艺术价值,更好地为城市更新服务。
近年来,我国城市开发建设方式从粗放式增长向精细化发展转变,城市更新行动不再延续以往的大拆大建模式,更强调"留改拆并举"。在此背景下,城中村改造也在不断转变思路、适应形势、寻求对策。文章以城中村的公共空间为切入点,重新对城中村分布"凌乱无序",品质"破旧杂乱",功能"过度复合"的公共空间进行价值挖掘,以提升城中村居民公共生活品质为目标,重构具有城中村空间特色的"多标高公共空间体系",并以深圳市的城中
学位
针对未知农业生产环境中,现有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实时性差和适应性弱等问题。在视觉传感器实时定位和地图构建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混合规划方法用于农用轮式机器人。在全局路径规划中使用局部势场A*算法进行路径规划,在局部路径修正中使用改进的动态窗口法进行路径修正。通过仿真将提出的混合路径规划方法与传统路径规划方法进行比较,验证该方法的优越性和鲁棒性。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路径规划方法,混合路径规划方法通行代
贵金属-碳纳米材料因其结合了贵金属纳米粒子和碳纳米材料的优异性质,已在众多领域被广泛研究。而双金属因两种金属的协同,比相应的单金属相具有更多优良的性能,尤其在催化领域备受关注。本研究用一锅法制备了掺杂AuPd双金属的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MWNTs-PDDA-AuPd),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来表征材料,考察了微量钯对MWNTs-PDDA-AuPd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的影
自上世纪末开始,世界各国纷纷放弃实施旨在强化风险隔离的金融分业经营监管模式,银行与保险公司通过相互持股实现资本层面的融合,已经成为国内外金融业的发展趋势。为了逐步适应全球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我国原保监会和原银监会分别于2006年和2009年发布了保险公司投资银行、银行投资保险公司的股权投资政策。随后,银行与寿险公司的交叉持股成为了金融业内部资本层面融合的主要方式。银行保险交叉持股是否会增加寿
当下是金融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金融与经济活动彼此之间的渗透越来越多,相互影响也越来越紧密。在此背景下,金融市场海量信息之间的传递与交流频率增加,显现出很强的联动性。金融市场的交互行为优化配置了世界金融与经济资源,不但加剧了金融危机的影响后果,也扩大了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的扩散与传播。大到全球金融体系,小到各金融个体,受国家之间经济金融往来的影响,他们之间以及各自内部之间均表现出错综复杂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