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学生自我效能对数学问题解决的影响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NICH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关于人类动机的心理学理论中,对于个体期望概念的研究已经有着很漫长且丰富的历史。基于不同理论框架下的研究似乎都赞成一个一致的结论:期望能够影响个体的行为动机、方向、努力程度以及坚持性。在众多关于人类动机研究的的理论中,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班杜拉认为,所谓自我效能就是指“人们关于组织和控制自己的行为过程以达到预定目标的能力信念”。自从班杜拉于1977年发表了自我效能理论的开创性文章之后,自我效能概念得到了大量研究者分析和扩展。例如,许多研究证明自我效能感对于许多领域的行为有着较强的预测性,其中包括学业成就、社会技能、戒烟行为、疼痛忍耐、运动成绩、职业选择、恐惧应对和疾病康复等。总之,自我效能感不是技能,也不是一个人的真实能力,而是个体对完成特定任务所具有的行为能力的自信程度。拥有技能与能够整合这些技能从而表现出胜任行为,两者是有很大差距的。即使个体拥有完成任务所必需的技能并知道如何去做,如果对自己的能力不自信,产生怀疑,也不可能表现出胜任行为。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并不是先天就具有的或者是固定不变的,也不是某些人具有而其他人则没有的个性品质,从本质上来说,它是认知过程的结果。运用皮亚杰的学习理论来解释,自我效能感就是一种建构活动,它既是行为的原因也是行为的结果。本研究选取了274名高二年级学生作为被试,重点探讨了自我效能感以及自我效能标度精确度对于数学问题解决成绩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1)数学自我效能感以及数学自我效能标度精确度对于数学问题解决成绩有着良好的预测力,且数学自我效能标度精确度的预测力更为明显。(2)数学自我概念作为背景变量,其对于特定情境下的数学问题解决成绩没有直接效应,主要是以数学自我效能为中介而发挥作用。(3)一般认知能力和已有数学成绩对于数学问题解决成绩有直接和间接效应。同时,相对于其他背景变量,已有数学成绩对数学问题解决成绩的直接和间接效应都是最大的。(4)和以往的很多研究不同,在数学自我效能感、数学自我效能标度精确度和数学成绩等变量上没有发现显著的性别差异。(5)性别与题目难度水平的交互效应仅在自我效能感和效能精确度两个变量上达到显著性。在简单的题目上,女生的自我效能水平要高于男生,而男生和女生在自我效能精确度上则几乎相等;在复杂的题目上,男生的自我效能水平要高于女生,女生的自我效能精确度水平却高于男生。(6)教师态度认知虽然对于数学问题解决成绩没有直接的影响,但以数学价值感为桥梁对数学问题解决成绩有着间接效应。
其他文献
通过相关文献研读,结合建筑施工企业生产的特点,构建绿色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包括3个一级评价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40个三级指标。通过专家评分法确定判断矩阵,运用层次分析法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少年儿童中培育起来,家庭、学校、少先队组织和全社会都有责任。家长要时时处处给孩子做榜样,用正确行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教育引导孩子。要注意观察
<正>第四届中国慢病管理大会暨国际慢性病预防与控制论坛将于2013年4月16~17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本次会议由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卫生
对高空大跨度钢筋砼桁架转换层施工中的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稳定性分析和施工技术要求作详尽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