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传统钢筋混凝土建筑难以避免的钢筋锈蚀等问题,已经为结构或构件的安全和使用带来了风险,为此世界每年需要耗费大量资金用于维护和加固建筑;加之,在许多地区特别是在沿海和海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钢筋混凝土建筑难以避免的钢筋锈蚀等问题,已经为结构或构件的安全和使用带来了风险,为此世界每年需要耗费大量资金用于维护和加固建筑;加之,在许多地区特别是在沿海和海岛等,作为混凝土材料的淡水和细砂短缺,而不能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海水和海砂却有丰富储量。采用FRP筋替代钢筋用于混凝土结构中是解决以上问题行之有效的办法。FRP筋与混凝土的黏结性能是两者共同工作的基础,也是FRP筋混凝土结构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许多研究针对与FRP筋与无约束、钢箍筋约束混凝土的黏结,对于FRP管-FRP筋-混凝土墩柱等新兴结构体系中,FRP侧向约束必然对FRP筋与混凝土黏结性能产生影响。为此,本文开展了FRP筋与FRP约束混凝土黏结性能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对3种混凝土强度、3种混凝土相对保护厚度、3种FRP层数的GFRP筋与BFRP约束混凝土的中心拉拔试件和相应的GFRP筋与无约束混凝土中心拉拔试件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FRP侧向约束可以将无约束试件中混凝土劈裂的脆性破坏改变为为FRP筋拔出的延性破坏;根据界面黏结机理,FRP筋与FRP约束混凝土的黏结滑移曲线可以分为4个阶段,黏结应力-侧向约束应力可以分为3个阶段;FRP侧向约束只有当混凝土保护层发生劈裂(黏结应力达到相应的无约束混凝土强度)时才开始逐渐发挥作用。(2)对侧向约束拉拔试件到达黏结强度时的FPR外约束层的环向变形和侧向约束应力的数据分析得到了不同因素(混凝土相对保护层厚度、混凝土强度、FPR层数增加)的影响,拟合了FRP侧向约束应力与混凝土相对保护层厚度的关系式。通过试验结果分析得到:不同因素对黏结强度和对应滑移量的影响规律;考虑侧向约束应力的约束试件黏结强度计算公式和残余黏结强度与FRP侧向约束应力的关系式。另外根据约束混凝土原理,提出了用等效约束混凝土强度考虑FRP侧向约束,获得了黏结强度增长量与等效约束混凝土强度的关系式,为FRP筋与FRP约束混凝土黏结强度计算提供了另一种方法。(3)在GFRP筋与BFRP约束混凝土黏结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与已有的筋材黏结-滑移模型结合,提出FRP筋与FRP约束混凝土的修正黏结-滑移本构模型,该模型与试验数据有较好的吻合;建立黏结滑移微分方程,获得基于本文提出模型上升段的微分方程数值解,得到了FRP约束下FRP筋黏结应力、滑移量和筋材截面法向应力随埋置深度的变化公式;最后,结合美国(ACI)、加拿大(CSA)和日本(JSCE)规范对锚固长度规定,推导了FRP筋与FRP约束混凝土正常使用状态下的锚固长度公式,经计算本文建议长度与规范相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向地质条件复杂的中西部发展,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中难免遇到断层破碎带、富水溶洞、地下暗河等不良地质构造,施工中遭遇的突水突泥、塌方、滑坡等灾害严重威胁施工人员安全和工程安全质量。富水断层破碎带是诱发工程地质灾害的一种主要致灾构造,针对该致灾构造在灾变过程中的演化特征的研究相对欠缺。前人通过室内试验对渗透破坏的研究难以系统还原断层充填物各物理场信息的演化规律,而数值方法在模
中国黄土高原风成的黄土-古土壤沉积物很好的记录了第四纪以来的古气候和古地磁场变换信息。因为黄土-古土壤沉积物中既包括原生风成成因的磁性矿物,又包括次生成土成因的磁
随着交通系统的飞速发展,各城市都已积累了大量的交通数据,并且数量仍在不断增长。面对海量、连续且实时到达的交通流数据,存储、传输、查询和使用等数据的管理问题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解决这些数据管理问题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就是高质量地压缩数据,并且能够通过压缩后的数据高效地重构出近似数据。小波概要技术利用小波变换的原理,将小部分能量较大的小波系数作为整个数据集的概要数据,能够高质量地对流数据进行压缩,并且
随着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对于工程建设中的安全性与经济性的要求也提升到了更高的水平。与此同时,地区复杂的地质环境引起的地质灾害隐患和工程地质问题严重制约着工程建设的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如何经济高效地获取地区工程岩土参数,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工作。室内土工试验是传统的岩土物理力学参数主要获取手段,存在着获取测试样本效率低、测试类目多以及测试成本高等不足。而同样是反映地层岩土状态的手段,钻孔测井具有天
随着可再生能源在现代电力系统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微电网系统可以通过整合新能源发电、蓄电池储能、负载实现“即插即用”的功能而受到极大的关注。在微电网系统中,直流微
法律规则之间的冲突,即在司法实践中有两个以上不同的法律规则可以适用于同一个案件中,并且法官选择适用法律规则的不同也将会导致判决结果不一致。两个以上法律规则相互冲突现象的产生,概括为以下三个原因:一是法律规则模糊;二是法律价值冲突;三是司法解释主体二元化。针对法律规则冲突问题的三种解决方法:一是通过法律解释避免冲突;二是法官运用选择适用权解决冲突;三是运用司法解释和判例规则解决冲突。本文建议当一个案
随着高速列车技术的快速发展与逐渐成熟,高速列车作为一种新兴交通工具,以舒适、便捷与高效的乘坐体验使其逐渐成为国民最受欢迎的出行方式之一。高速列车具有运行时速快、单
运营期间的盾构隧道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通过向地层注浆是恢复盾构隧道沉降的有效措施之一。然而注浆抬升理论远远滞后于工程实践,这使注浆抬升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本文利用理论研究、室内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等手段开展了水泥浆液扩散和盾构隧道注浆抬升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基于球形扩散理论,建立了考虑自重作用时幂律型、宾汉型、牛顿型浆液的渗透扩散理论公式,并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工业自动化正日益贴近我们的生产及生活当中,电机是工业自动化中的关键环节,而永磁同步电机因体积小、工作效率高以及低功耗等特点,在电机当中占
瞬变电磁具有对低电阻率目标体敏感的优势,因此常应用于地面和隧道工程中进行水体探查。进行地面瞬变电磁探测时,通常在地表铺设一矩形回线作为发射源,在回线内部采集二次场衰减信号;用于隧道超前探测时则将回线源布在掘进方向掌子面上。然而,发射磁矩、探测深度、水体大小等多方面因素会导致常规瞬变电磁探测无法满足大深度、小目标精细探测。鉴于前期勘察和隧道超前探测时通常设计超前钻孔,本文研究地面(或隧道掌子面)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