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旁肿瘤沉积的CT检查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

来源 :南京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2009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旁肿瘤沉积的CT检查影像学特征,旨为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05月至2017年04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收治的26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术前均作多层螺旋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检查,并接受开腹手术治疗。观察指标:(1)CT检查影像学特征:原发肿瘤部位、肿瘤沉积数目、部位、形态、大小、CT值、密度。(2)鉴别比较:肿瘤沉积与转移性淋巴结的形态、大小比较,肿瘤沉积、转移性淋巴结、原发肿瘤的CT值比较。(3)随访情况。采用电话方式进行随访,每3个月随访1次;随访内容为患者预后情况,随访时间截至为2017年5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肿瘤沉积与淋巴结比较采用t检验;肿瘤沉积、转移性淋巴结、原发肿瘤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SNK法。  结果:(1)CT检查影像学特征:26例患者中,行胸、腹、盆腔双期增强扫描17例,行腹、盆腔双期增强扫描9例;原发肿瘤位于结肠者18例,直肠者8例。26例患者共收集41枚肿瘤沉积,单个病例肿瘤沉积数目为(1.6±0.9)枚(1~4枚),数目<3枚的资料20例,数目≥3枚的资料6例;肿瘤沉积常孤立存在于直肠或结肠周围脂肪间隙中,与周围原发肿瘤或淋巴结不连续,其中心距原发肿瘤中心距离为(2.6±1.0)cm(0.2~5.0cm),距离<2.6cm22例,≥2.6cm19例;其中33枚肿瘤沉积可见分叶征,22枚肿瘤沉积可见毛刺征,7枚肿瘤沉积可见液化坏死。41枚肿瘤沉积中,其长径、短径、最大径线分别为(1.15±0.60)cm、(1.11±0.44)cm、(1.13±0.49)cm;平扫CT值、动脉期CT强化值、静脉期CT强化值分别为(27±13)Hu、(28±14)Hu、(49±19)Hu。41枚肿瘤沉积中,平扫密度均匀者34枚,增强扫描早期强化明显,且呈均匀强化;平扫密度不均匀者7枚,内部可见液化坏死,增强扫描坏死区域无强化,非坏死区域早期强化明显。(2)鉴别比较:本研究收集到距原发肿瘤中心5cm内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转移性淋巴结共19枚。41枚肿瘤沉积中,33枚形态不规则,8枚形态规则呈类圆形或类椭圆形;而19枚转移性淋巴结中,16枚形态规则呈类圆形,1枚形态欠规则且边缘模糊,2枚形态不规则并相互融合。肿瘤沉积与转移性淋巴结长径、短径、最大径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48,4.80,7.75,P<0.05)。肿瘤沉积、转移性淋巴结、原发肿瘤平扫CT值和动脉期CT强化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4.43,4.46,P<0.05),三者静脉期CT强化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41,P>0.05)。其中肿瘤沉积与转移性淋巴结平扫CT值、动脉期CT强化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5.48,2.50,P<0.05);转移性淋巴结与原发肿瘤平扫CT值、动脉期CT强化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6.82,2.84,P<0.05);肿瘤沉积与原发肿瘤平扫CT值和动脉期CT强化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q=2.15,0.65,P>0.05)。19枚转移淋巴结中,平扫密度均匀者11枚,密度较肿瘤沉积及原发肿瘤低,增强扫描动脉期强化值较肿瘤沉积小,呈相对均匀强化;平扫密度不均匀者8枚,内部可见液化坏死,增强扫描呈“环形强化”,坏死区域无强化。而肿瘤沉积不仅平扫密度与原发肿瘤密度相近,而且在动静脉强化幅度上也与原发肿瘤相近。(3)随访情况:24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率为92.3%,随访时间为1~2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7个月。随访期间2例患者死亡,其总体生存时间分别为9个月及21个月。  结论:肿瘤沉积的多层螺旋CT检查具有形态较大且不规则,可见分叶、毛刺等影像学特征,平扫密度接近原发肿瘤,增强扫描动脉早期强化明显的影像学特征,其形态、大小及强化特征为鉴别诊断淋巴结与原发肿瘤提供了可靠依据。
其他文献
背景:癫痫是常见程度仅次于中风的神经疾患,癫痫的高发病率及病死率使如何防治癫痫成为一个需要尽快解决的课题。现有的抗癫痫药物由于其作用单一且副作用大等原因,不能彻底地预防和治疗癫痫。预防和治疗癫痫应该从多方面进行干预。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GBE)含有多种成分,可作用于多个靶点,可能更有效地防治癫痫。目的: 本实验采用锂-匹罗卡品癫痫( Lithium-Piloc
本文主要探讨大鼠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后微血管密度的变化及其规律;探讨大鼠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后微血管形成相关因子EphA2和VEGF的变化及其规律;寻找一个脊髓损伤治疗靶。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逐渐凸显,并被逐渐普及于中学课堂中来.高中物理是一门抽象思维比较强的学科,充分发挥多媒体化抽象为具体的作用,有利于克服传统教学的弊端,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降低学生理解知识的难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高中物理教学运用多媒体的必要性  首先,多媒体技术的出现,提高了教师的备课质量.教师在备课时可以借鉴网络中的优秀教学方案,利用先进的教
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理念深入推进的形势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逐渐显露.那么,在目前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着那些问题?应该怎样去解决呢?笔者就此在下文中展开了探索.  一、目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1.重理论轻实验  在目前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视理论教学而轻视实验教学的观念和行为.许多高中物理教师只仅仅把素质教育挂在口头上,在骨子里还是考纲至上、分数至上的旧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