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风味品质相关性状遗传特性研究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in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鲜食番茄品质改良已经上升为比产量更重要的育种目标,风味品质尤为重要。本项研究选用风味品质有明显差异的20份鲜食粉果番茄高代自交系为试材,采用口感品评、化学分析和现代仪器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影响鲜食番茄风味品质的主要因子、构成风味品质的主要物质及其遗传特性,以期供鲜食番茄品质改良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番茄品种间风味品质差异显著,风味品质主要与甜度和酸度有关,其中,受酸度的影响比甜度大。2.番茄果实可溶固形物含量和种类与风味品质关系密切。3.番茄品种间果实风味品质差异性鉴定结果表明,糖酸比中“果糖/柠檬酸”更能反映出品种间风味品质的差异。4.番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较高,符合加—显遗传模式;正反交差异不明显,主要为核遗传,受胞质影响较小;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均较高;控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基因位点较多,显性基因可能超过6组。5.番茄糖分含量的广义遗传力较高,狭义遗传力不高,显性效应明显。6.番茄果实pH值和有机酸含量遗传均符合加—显模式,以加性作用为主;有机酸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均较高,pH值的显性方向指向低亲本一方,起主导作用的基因为5组;控制有机酸含量的基因超过18组,且有超显性基因的存在,有1组基因可能对有机酸的含量起主导作用。7.番茄果实硬度的广义遗传力较高,符合加—显遗传模式,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都大,以加性作用为主;正反交差异显著;控制果实硬度的基因超过12组。
其他文献
试验以11年生红富士苹果为试材,以自然生草为对照,研究了不同剂量的多效唑(900g/hm~2、1350g/hm~2、1800g/hm~2、2250g/hm~2)控制杂草对盛果初期红富士苹果的新梢生长、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