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眼视觉质量及拟调节力的临床研究

来源 :广东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tlc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患者的视觉质量及拟调节力。 【方法】 将61例(76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Ⅰ组为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组(简称多焦组):20例(26眼),植入SA60D3 MIOL,平均随访时间6.42±2.27月;Ⅱ组为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组(简称单焦组):21例(27眼),植入SN60AT IOL,平均随访时间7.41±2.29月;Ⅲ组为1CU可调节人工晶状体植入组(简称1CU组),20例(23眼),植入1CU可调节人工晶状体,平均随访时间6.83±2.53月,观察术后裸眼及最佳矫正远、近视力、并发症、拟调节力、对比敏感度、受眩光、光晕干扰程度、老视镜摘镜率及对疗效的满意度。 【结果】 术后1周、3月3组患者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和最佳矫正近视力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 3 月裸眼远视力≥0.5者多焦组为92.31%,单焦组为96.30%,1CU组为91.30%;3组最佳矫正远视力≥0.5者均达100%;最佳矫正近视力≥0.5者多焦组达96.15%,单焦组和1CU组均达100%。而术后1周、3月多焦组裸眼近视力和最佳矫正远视力下近视力均明显优于单焦组和 1CU 组(P<0.05)。术后3月裸眼近视力≥0.5者多焦组为76.92%,单焦组为14.81%,1CU组为47.83%;最佳矫正远视力下近视力≥0.5者多焦组有76.92%;单焦组有7.41%,1CU组有39.13%。术后3月拟调节力多焦组明显优于单焦组和1CU组(P<0.05)。术后3月3组不同空间频率的CS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1.5cpd CS值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P<0.05),而3、6cpd CS 值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最佳矫正近视力(P<0.05)。术后3月受不同程度眩光、光晕干扰的术眼多焦组较单焦组和1CU组多(P<0.05),术后患者老视镜摘镜率多焦组明显大于单焦组和1CU组(P<0.05)。3组患者对疗效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渐进式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为患者提供良好的远、近视力,减少了对老视镜的依赖,且对比敏感度基本正常,不良视觉症状少,大大提高白内障患术后的生活质量。
其他文献
学位
目的:反流性食管炎(RE)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的疾病,其病因尚未完全明了,最新的研究显示一些气体信使分子可能与RE的发病机制有关,本研究测定了RE患者食管下括约肌的静息压力
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线粒体是细胞内重要的细胞器,线粒体功能不全是肿瘤细胞最重要的特征之一。研究表明,正常细胞与转化细胞之线粒体存在显著差异;将肿瘤细
目的:  通过对非节段型白癜风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亚群计数及测Th17细胞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B、P62及Bcl-2表达的检测,探讨Th17细胞及其自噬水平在非节段型白癜风发病中
目的:  通过研究ST3GAL和ST6GALNAC家族在三对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差异表达,明确ST3GAL和 ST6GALNAC家族与人慢性粒细胞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