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沙颍河是淮河的最大支流,自西向东南流经河南中东部地区,于安徽境内汇入淮河。明清时期沙颍河北接贾鲁河、卫河,可达京师;南流淮河与长江相通,水运条件便利。明清两代,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长途贩运贸易随之发展起来,沙颍河水运重新兴盛,沿岸的北舞渡、周家口、逍遥镇等也在这一时期发展起来。沙颍河沿岸市镇自明代中后期开始兴起,清代达到鼎盛,吸引了晋、秦、闽、赣、皖等多省商人来此经营,出现了山陕、浙江、福建、湖广、江西等多所会馆。清末以来,新式交通兴起,加上战乱不断,当地经济基础薄弱等,沙颍河沿岸市镇又相继衰落,只有保存下来的客商会馆和碑刻见证了曾经的辉煌。沙颍河水运及其沿岸市镇在明代中后期兴起,在两个世纪之后又相继衰落,其原因何在,这些都值得我们去研究。本文探讨沙颍河沿岸市镇的发展变迁,注重史学理论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全面、系统地分析沿岸主要市镇兴衰的根本原因,探求市镇兴衰、河流水运、新式交通运输出现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中国市镇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进而为今天的沙颍河复航与综合治理、新城镇化建设提供有益的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