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资源作为人类出现以来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资源,是一切附着于其上的生命、物质和财富的基础,在人类生息繁衍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资源的迅速消耗,土地的粗放式利用,土地资源的污染都成为经济社会无法长足发展的阻碍。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是促进城市土地高效利用和改善城市建设用地粗放使用的重要手段。所以,近年来土地利用绩效评价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的重视。在综合土地资源利用特征的前提基础下,建立适当的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运用相关定量方法进行研究,从宏观上把握土地利用绩效水平,制定土地利用的途径和管理方式,成为城市进行土地利用绩效评估的有效方式。国务院在2015年4月颁布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该规划表示力争将长江中游地区打造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极之一。长江中游城市群不仅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区域,更是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区域,因此,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土地利用绩效的解读和研究,将有利于评估该区域的土地利用绩效水平,为实现长江中游地区经济社会环境共同发展提供对策。本研究构建了城市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从土地的经济绩效水平、土地的社会绩效水平,土地的生态绩效水平和土地的管理绩效水平四个方面着手,利用改进的TOPSIS法对2010年-2014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土地利用绩效数据进行时空差异分析;借助Jenks自然最佳断裂点法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各城市的土地利用绩效情况进行聚类可视化分析;并有针对性的对提高长江中游城市群土地利用绩效水平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影响长江中游城市群土地利用绩效的五个重要因素分别是:在岗职工工资、地均固定资产投资、地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综合容积率和地均从业人数。(2)2010年-2014年,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土地利用绩效整体水平不高的情况下,武汉作为武汉城市圈中的重要城市,其土地利用绩效水平处于非常明显的突出地位。武汉城市圈所表现的“中心-外围”模式明显;除长沙市和株洲市外,环长株潭城市群城市土地利用绩效水平均处中等偏下;环鄱阳湖城市圈土地利用绩效水平差异较小。(3)武汉城市圈中土地利用绩效水平较差和极差的城市有:荆门市、荆州市、黄冈市,其在连续五年均处于末位水平,相反环鄱阳湖城市群的抚州市、萍乡市和宜春市的土地利用绩效水平呈现逐年上升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