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远—平度金成矿带北段蚀变岩特征及找矿意义探讨

来源 :东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b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招平断裂带是胶西北重要的金成矿带之一,该断裂带赋存的金矿属于典型的热液脉状金矿床,金矿体是成矿热液与围岩相互作用形成的产物,金矿化与围岩蚀变有最直接的联系。因此,进行招平断裂蚀变岩研究对认识该区金成矿过程、成矿机理及地质找矿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以招平断裂已有资料为基础,以招平断裂北段及其典型金矿床(玲珑金矿)蚀变岩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蚀变岩空间展布特征、蚀变岩岩相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和粘土矿物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蚀变岩与金成矿关系和蚀变岩的找矿意义。通过以上研究,取得了以下认识:(1)蚀变岩空间展布特征和岩相学特征研究区围岩蚀变发育,蚀变岩主要沿断裂带两侧分布。蚀变类型主要有钾化、绢英岩化、硅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等。蚀变分带明显,以下盘发育最为完整,一般由断裂中心向下盘,依次为黄铁绢英岩带-绢英岩带-钾化带-未蚀变花岗岩带。对蚀变岩镜下观察发现,其蚀变类型、蚀变强度、矿物组成等和野外分带基本吻合。金矿物主要为自然金及银金矿,主要呈包体金、粒间金和裂隙金形式赋存于黄铁矿、石英等载金矿物中。(2)蚀变岩地球化学特征和粘土矿物特征蚀变岩常量元素分析显示,随着蚀变的增强,Si、K元素主要为迁入状态,而Na、Ca元素主要为迁出状态;稀土元素分析表明,随蚀变增强,稀土元素总量整体显示减少的趋势。轻重稀土分馏明显,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明显右倾形态;微量元素分析表明,Rb、Ba含量总体随着矿化强度(蚀变强度)的增强而增加;矿化元素与金矿化相关性分析表明,Au元素与Ag、As、Bi、Co、Ni元素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从花岗岩→钾化花岗岩→绢英岩→硅化岩→黄铁绢英岩→含金属硫化物石英脉,主要矿化元素含量依次增加;蚀变岩粘土矿物分析显示,断层泥样品中大部分含有伊蒙混层矿物,而矿体样品均不含伊蒙混层矿物。结合数据分析,推测伊利石结晶度与金品位具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3)蚀变演化与金成矿的关系研究认为含矿热液沿断裂带运移过程中,随着温度、压力降低,首先形成钾长石化蚀变,使金活化并以络合物形式迁移。钾化交代作用后,含矿热液由强碱性向中酸性变化。热液与围岩继续发生物质交换,进而形成绢云母化、硅化蚀变,黄铁矿、黄铜矿等金属硫化物随之沉淀。溶液酸碱度的变化和还原硫活度的降低,破坏了金的络合物的稳定性,金的络合物大量分解,并沉淀析出Au,在有利的构造部位富集成矿。(4)找矿意义探讨(成矿远景区的提出)根据招平断裂带及其下盘次级断裂的蚀变矿化分布规律,对招平断裂带提出2个成矿远景区:招远城北鲁格庄南至前花园区段和招远城南郭家埠地区。
其他文献
以陕西“秦美”猕猴桃为试材,在0℃±0.5℃贮藏条件下,研究对照果、膨大剂处理果、1-MCP处理果、膨大剂+1-MCP处理果的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等
本文主要通过对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相关研究,并且根据现阶段的发展水平分析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与电力行业的发展与运行具有密切相关的
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无疑将有力推进中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和巩固提高工作,对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缩小城乡教育差别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几年来,中国农村中小
期刊
图书馆是大学里重要的学术支撑机构,担负着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提供文献信息保障的重要职责。最近十年,我国高等学校整体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对图书馆的文献信息
碳酸钙是一种稳定的无机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多孔碳酸钙作为无机材料,以其比表面积大、无毒、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冶金、食品等行业。但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