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招平断裂带是胶西北重要的金成矿带之一,该断裂带赋存的金矿属于典型的热液脉状金矿床,金矿体是成矿热液与围岩相互作用形成的产物,金矿化与围岩蚀变有最直接的联系。因此,进行招平断裂蚀变岩研究对认识该区金成矿过程、成矿机理及地质找矿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以招平断裂已有资料为基础,以招平断裂北段及其典型金矿床(玲珑金矿)蚀变岩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蚀变岩空间展布特征、蚀变岩岩相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和粘土矿物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蚀变岩与金成矿关系和蚀变岩的找矿意义。通过以上研究,取得了以下认识:(1)蚀变岩空间展布特征和岩相学特征研究区围岩蚀变发育,蚀变岩主要沿断裂带两侧分布。蚀变类型主要有钾化、绢英岩化、硅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等。蚀变分带明显,以下盘发育最为完整,一般由断裂中心向下盘,依次为黄铁绢英岩带-绢英岩带-钾化带-未蚀变花岗岩带。对蚀变岩镜下观察发现,其蚀变类型、蚀变强度、矿物组成等和野外分带基本吻合。金矿物主要为自然金及银金矿,主要呈包体金、粒间金和裂隙金形式赋存于黄铁矿、石英等载金矿物中。(2)蚀变岩地球化学特征和粘土矿物特征蚀变岩常量元素分析显示,随着蚀变的增强,Si、K元素主要为迁入状态,而Na、Ca元素主要为迁出状态;稀土元素分析表明,随蚀变增强,稀土元素总量整体显示减少的趋势。轻重稀土分馏明显,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明显右倾形态;微量元素分析表明,Rb、Ba含量总体随着矿化强度(蚀变强度)的增强而增加;矿化元素与金矿化相关性分析表明,Au元素与Ag、As、Bi、Co、Ni元素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从花岗岩→钾化花岗岩→绢英岩→硅化岩→黄铁绢英岩→含金属硫化物石英脉,主要矿化元素含量依次增加;蚀变岩粘土矿物分析显示,断层泥样品中大部分含有伊蒙混层矿物,而矿体样品均不含伊蒙混层矿物。结合数据分析,推测伊利石结晶度与金品位具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3)蚀变演化与金成矿的关系研究认为含矿热液沿断裂带运移过程中,随着温度、压力降低,首先形成钾长石化蚀变,使金活化并以络合物形式迁移。钾化交代作用后,含矿热液由强碱性向中酸性变化。热液与围岩继续发生物质交换,进而形成绢云母化、硅化蚀变,黄铁矿、黄铜矿等金属硫化物随之沉淀。溶液酸碱度的变化和还原硫活度的降低,破坏了金的络合物的稳定性,金的络合物大量分解,并沉淀析出Au,在有利的构造部位富集成矿。(4)找矿意义探讨(成矿远景区的提出)根据招平断裂带及其下盘次级断裂的蚀变矿化分布规律,对招平断裂带提出2个成矿远景区:招远城北鲁格庄南至前花园区段和招远城南郭家埠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