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替传译作为口译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当今这个迅速发展的社会中拥有很大的需求。快速有效地培养出高水平的交替传译人才能促进世界各国、各地域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方面的交流,从而促进世界的联系和发展。因而,对交替传译无论是在实践上的操作,还是理论上的研究都有着显著的意义。虽然,前人已进行了大量有关交替传译的研究,研究角度、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成果都十分丰富,但该领域的研究依旧尚未发展成熟,研究仍存在许多不足和可提升空间。本研究从交替传译质量的影响因素着手,以Gile提出的精力分配模式为理论基础,选取工作记忆和笔记精简度这两个因素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的研究方法来检验工作记忆和笔记精简度对交替传译是否有影响,以及影响的程度。本研究选取福州市某大学英语口译专业研二的学生为受试,探讨学习者内部因素中工作记忆、笔记精简度与交替传译质量之间的关系,主要探索以下三个问题:(1)交替传译高、低水平组译者在工作记忆容量上是否有差异性?(2)交替传译高、低水平组译者在笔记精简度上是否有差异性?(3)交替传译高、低水平组的工作记忆容量和笔记精简度是否对交替传译质量有预测力?将收集到的数据录入计算机,利用统计软件SPSS 13.0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交替传译高、低水平组译者在工作记忆容量上没有显著差异性;(2)交替传译高、低水平组译者在笔记精简度上有显著差异性;(3)交替传译高、低水平组的工作记忆容量对交替传译质量没有预测力,交替传译高、低水平组的笔记精简度对交替传译质量有预测力,预测力分别是40.2%和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