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深入研究教师职业心理,本研究采用连榕关于“教师职业人格”的定义,从心理学“人格完善”的角度在教师职业的情境中对教师人格进行考察。本研究通过文献法、访谈法和词汇法初步构建中学教师职业人格结构,并结合半开放式问卷编制了《中学教师职业人格问卷》,并对问卷进行信效度分析。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还对中学教师职业人格和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关系进行研究。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初步构建的中学教师职业人格五因子:教学严谨性、教学机敏性、职业有恒性、师生亲和性和人际协调性基本合理。(2)编制的《中学教师职业人格问卷》由教学机谨性、职业有恒性、师生亲和性和人际协调性四维度组成,与构建的中学教师职业人格结构包括的特征基本吻合,且基本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信效度以及项目鉴别度等指数优良。(3)中学教师职业人格现状研究的结果表明:①中学教师职业人格的整体水平较好。②不同类型的教师在教学机谨性、师生亲和性、人际协调性和职业人格总问卷上均具有显著性差异。③教学机谨性、师生亲和性和职业人格的职称主效应显著。职业有恒性、师生亲和性、人际协调性和职业人格的所教年级主效应显著。师生亲和性和人际协调性的所教学科主效应显著。职业人格及各维度的学校类别主效应显著。④中学教师在教学机谨性、职业有恒性、人际协调性和总问卷上存在性别与学校所在地的交互效应;在教学机谨性上,存在性别与学校类别的交互效应;在师生亲和性上,存在性别、学校所在地与学校类别的交互效应。⑤综合人口学变量对中学教师职业人格的影响来看,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与教师职业人格有着良好的互动。(4)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研究的结果表明:①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不会太严重。②不同类型的教师在缺乏成就感上有显著差异,新手型教师和熟手型教师均显著高于专家型教师。③缺乏成就感的职称、所教学科、学科类别的主效应均显著。去个性化的所教学科主效应显著。④情绪耗竭的性别与教龄、性别与职称的交互效应显著。缺乏成就感的性别、学校所在地与学校类别的交互效应显著。(5)职业人格与职业倦怠存在显著负相关,职业人格对职业倦怠起显著的预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