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离散理论是一种研究离散者的身份政治、离散主体性、离散群体分类、文化归属和双重意识的跨学科的新兴理论。如今很多学者和评论家把其运用于文学理论之中,尤其是犹太族裔文学和美国华裔文学。离散理论已是近年来族裔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全球后殖民语境中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而在离散理论中,身份认同是离散理论的关键内容。
美国华裔作为一个离散群体,在文化身份认同方面表现出明显的离散群体文化认同特点。由著名作家伍慧明创作的小说《骨》是一部广得美国大众认同的小说,该小说讲述了一个唐人街移民家庭的在美故事,反映了散居族裔者在中美文化交往中的取舍情况。这为在离散理论的身份认同视角下分析了人物多样的身份寻求方式提供了完美的文本,也为多样的混合的且流动的身份寻求策略的提出提供了可能。
本论文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分别介绍了美国华裔作家伍慧明及其作品《骨》,离散理论和离散视野下的美国华裔文学简介。第二章从离散理论的文化认同视角分别详细分析了第一代华人和华裔的身份认同情况。第三章则从离散理论的文化认同视角主要阐释了第二代美国华裔的身份认同情况。从这两章的分析下得出离散群体身份认同的流动性,混合性特点。第四章对全文进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