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Diasporic Reading of the Characters in Bone by Chinese American Writer Fae Myenne Ng

来源 :天津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tim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离散理论是一种研究离散者的身份政治、离散主体性、离散群体分类、文化归属和双重意识的跨学科的新兴理论。如今很多学者和评论家把其运用于文学理论之中,尤其是犹太族裔文学和美国华裔文学。离散理论已是近年来族裔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全球后殖民语境中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而在离散理论中,身份认同是离散理论的关键内容。   美国华裔作为一个离散群体,在文化身份认同方面表现出明显的离散群体文化认同特点。由著名作家伍慧明创作的小说《骨》是一部广得美国大众认同的小说,该小说讲述了一个唐人街移民家庭的在美故事,反映了散居族裔者在中美文化交往中的取舍情况。这为在离散理论的身份认同视角下分析了人物多样的身份寻求方式提供了完美的文本,也为多样的混合的且流动的身份寻求策略的提出提供了可能。   本论文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分别介绍了美国华裔作家伍慧明及其作品《骨》,离散理论和离散视野下的美国华裔文学简介。第二章从离散理论的文化认同视角分别详细分析了第一代华人和华裔的身份认同情况。第三章则从离散理论的文化认同视角主要阐释了第二代美国华裔的身份认同情况。从这两章的分析下得出离散群体身份认同的流动性,混合性特点。第四章对全文进行总结。
其他文献
本文旨在从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角度研究人力资源管理(HRM)英语词汇的汉译,在致力于拓展功能派翻译理论指导领域的同时,也对HRM词汇汉译中的问题和指导原则作一次尝试性的探讨。
塔哈·侯赛因是著名的阿拉伯作家、文学批评家、思想家,一生著述颇丰。尽管年幼失明,但是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从一个乡村盲童成长为一代大文豪,并为埃及乃至整个阿拉伯
文章以ARM9微处理器为核心,利用LCD控制器、实时时钟RTC、LCD/触摸屏、等设备,设计了一款电子时钟万年历,该万年历可显示当前月份日期信息、公历时间、农历时间、圆型表盘时
濒危语言是指使用该语言的人越来越少、濒临消亡的语言。造成语言濒危的原因包括经济变迁、政府压力、文化同化等多方面的因素;而语言复兴的措施包括双语教学、经济支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