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的流变研究——从偈颂到颂古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hua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度佛教在中国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与“儒”、“道”、“玄”等传统文化不断发生碰撞,最终形成了中国化的禅宗。随着佛教发展而衍生出的佛教文学也渐具中国特色。偈颂是佛典中最具文学色彩的组成部分,它在发展过程中与中国传统诗歌相互借鉴、共同发展,逐渐成为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文学样式,出现了文、僧所作的偈颂与诗偈,主要用来传达佛理,抒发自我的佛理感悟。禅宗出现以后,宋人创作了大量的颂古诗。颂古属于偈颂诗类,主要是对古德公案的感悟、颂赞,是宋代文字禅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偈颂流变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偈颂到颂古的流变过程,不仅体现了偈颂对中国诗歌的影响,也体现了中国诗歌对偈颂的反馈。  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绪论、正文、结语。绪论部分主要介绍偈颂的相关内容,梳理研究现状,揭示偈颂的流变研究的重要意义。正文部分由四章组成,第一章分为两节,分别研究印度佛教的中国化历程以及汉译佛典的相关问题,明确佛经的分类。  第二章在第一章的基础上对偈颂这一汉译佛典的韵文形式进行解读,探讨其文学性特征。也分为两节,第一节主要分析偈颂的诗性体制,第二节从语言风格、表达技巧等方面分析偈颂的文学色彩。  第三章以断代研究的方式,分别研究文、僧诗偈,第一节是名僧与僧诗、僧偈的研究,第二节是名士与诗偈的解读,这一章主要以佛教的中国化发展历程为基础,探析偈颂诗发展过程中的时代性特征,大致勾勒出佛典偈颂在中国的流变轨迹,发现其世俗化、大众化、文学化的中国化发展历程。  第四章主要分析宋代颂古诗,颂古是偈颂诗的一类,出现于禅宗兴盛后,第一节先考察颂古与公案的关系,了解颂古的内涵,然后从社会环境、禅宗兴起、偈颂发展三个方面分析颂古出现、兴盛的原因,第二节从宏观上对颂古诗的特点进行把握,根据以上两节的内容,从而找到颂古与偈颂之间的密切联系,以及二者之间的传承、流变关系。  结语部分是对全文内容的升华,对佛典偈颂、文僧诗偈、宋代颂古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概括、梳理,继而总结偈颂在中国的流变过程。  文章主要以汉代至宋这一段历史为基础,再进行断代研究,分别对不同历史阶段的佛教发展状况、诗偈作品进行分析,总结出各个时期的共性,之后再从宏观上概括出偈颂的发展、演变历程,采取史学和文学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前人在偈颂研究上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颂古与偈颂之间的关系,偈颂到颂古的流变过程等问题的研究上仍缺乏成果。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偈颂到颂古的流变过程进行研究,以此来明确偈颂在中国文学史及佛教文学史上的发展轨迹,并明确其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及其地位。
其他文献
民间美术是以装点生活、丰富民俗活动而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被创造出来的.丹寨苗族蜡染有“东方第一染”的美誉,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以丹寨苗族蜡染为例,研究其
茶山瑶是我国瑶族中的一个支系,其设计纹样以及设计色彩带给人们强烈的民族文化冲击感.在现代设计中,如何在传承民族纹样的基础上更好地进行纹样解构和创新发展,是一个具有重
奶牛在成长过程中会存在结核病隐患问题,一旦出现结核病,那么将会对奶牛的正常成长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做好奶牛结核病的检疫工作.及时发现奶牛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出相应
这样过了三个月,警卫团整编为警卫营,我又被调到10师(全国统一后的121师)去工作。此后一直到1948年3月,我都生活、战斗在师、团宣传队里。  工作调动后,原纵队警卫团政治处将培养我的情况转介绍到10师政治部宣传队,不久,组织上及时找我谈话,经我提出入党要求后即发表给我填写。我的入党介绍人是师宣传科干事张延年和宣传队政治指导员唐春两同志。一天,师政治部在安奉线上草河口火车站召开支部大会,由介绍人
三国吴简文字是三国时期汉字的典型代表,正处在汉字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吴简文字隶书楷化,楷书得以长足发展,汉字字形大为改变、篆隶草行楷多体兼备、字体结构大大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