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送中心动态选址-路线安排问题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batian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址-路线安排问题(location-routing problems, LRP)综合考虑了选址-分配问题(location-allocation problems, LAP)和车辆路线安排问题(vehicle routing problems, VRP)。随着集成物流管理系统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LRP已经成为当前众多学科的研究热点之一。对LRP进行研究,可以在确定设施的最优数量、位置、容量以及客户分配方案的同时,寻求最优运输计划和路线安排,从而进一步降低配送成本,提高流通效率,使企业更具竞争力,因此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LRP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如下几方面的工作:在系统分析了配送中心选址的基本目标、原则以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考虑到决策过程的不确定性,用区间层次分析法进行配送中心选址。在处理区间数的过程中,引入集对分析(set pair analysis, SPA)同异反的概念,把区间数转化为联系度,提出了基于SPA的区间层次分析法,并在选址中得到应用。在研究静态LRP时,引入车次的概念,允许一辆车通过多个车次服务于多条配送路线,并结合经济订购批量模型(economic order quantity, EOQ),建立了一个从上游工厂到配送中心再到客户的两级多设施LRP模型。考虑到LRP本身是NP难问题,为模型设计了两阶段顺序迭代启发式算法。该算法把LRP有机分解为LAP和VRP两个相关子问题,并分别设计了单亲遗传算法和双种群遗传算法求解LAP模型和VRP模型。在静态LRP的基础上,考虑到规划期内客户需求随时间变化的动态特性,将规划期分成若干个阶段,使动态LRP转化成一个多阶段决策问题。然后利用静态LRP模型及其算法确定每个阶段对应客户需求下的配送中心最优选址方案以及相应的车辆路线安排。最后把各个阶段的最优选址方案作为允许选址方案集合,将多阶段决策问题转化成最短路问题,利用dijkstra算法进行求解,得到一个最优选址策略,使得规划期各个阶段成本和最小。以上研究不仅改善了LRP模型的实际应用效果,而且保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这些工作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配送中心选址的理论和方法,对实际应用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随着重载铁路上万吨列车的开行,对重载线路上办理万吨列车技术作业的区段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同时满足万吨列车和普通列车的接发作业要求,万吨区段站到发线有效长延伸至
对既有公路进行扩建改造是提高路网技术等级和通行能力最重要的方式之一,路基拓宽则是各级公路扩建工程的关键。在我国,大规模的公路改扩建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并将在本世纪头二
学位
互通立体交叉(下文简称互通立交)是道路交叉的一种特殊形式,主要解决由于传统平面交叉不能适应交通需求而产生的一种空间交通组织设施。互通立交系统通过匝道相互连接,实现交通
仅凭培训结束后进行的考核或者考评来判定受训人员是否“合格”,确实有一定片面性.笔者认为,安全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企业安全培训工作也应该从实际出发,通过开
期刊
本文围绕大口径超精密光学元件在环形抛光加工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开展了环形抛光中热积聚效应影响的研究,并实现了热积聚效应的有效抑制。  环形抛光技术以其良好的全频谱均匀
立体交叉式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和汽车工业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道路交通设施。立体交叉是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实现道路之间空间交叉和行车方向转换,随着我国高速道路的
中国高速铁路规划在2020年新建客运专线达到1.6万公里以上,将形成“四纵四横”等客运专线网,覆盖中国各大中城市。在此背景下,中国高速铁路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并逐渐占据
在交通智能化运用和交通管理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电子交通图在交通数据信息化图示化、日常生活信息查询、交通研究与规划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交通建模、模型分
随着我国民航事业的发展,机场建设逐步扩大。刚性道面在承受荷载能力、道面的使用寿命、工程费用等方面均具有较大的优势,在我国新建机场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新一代大型飞机(New
学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深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物流一体化已经成为现代物流学中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热点问题之一,物流发展过程是物流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物流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