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窗(Time window,TW)全身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性及近期预后。方法:2013年1月至2018年8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日龄12小时内入院、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并完成治疗的足月新生儿纳入研究,根据亚低温(Therapeutic hypothermia,TH)治疗开展情况分为6小时内亚低温治疗组(TH1)、6-12小时亚低温治疗组(TH2)、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分析三组患儿的围产期及住院期间的临床资料及6个月时的随访资料,比较不同时间窗亚低温治疗与常规治疗之间的转归及近期神经发育结局差异。结果:1.147例患儿纳入研究,其中男110例(74.8%),女37例(25.2%);胎龄(39.5±1.2)周,出生体重(3375.8±467.1)克。111名患儿完成72小时完成亚低温治疗,6小时内亚低温治疗组(TH1)79例(53.7%)人,6-12小时亚低温治疗组(TH2)32例(21.8%),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6例(24.5%)。三组患儿胎龄、出生体重、性别、胎儿宫内窘迫、插管复苏比例、胎膜早破、分娩方式、Apgar评分等一般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对三组患儿入组72小时心动过缓、肺动脉高压、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异常、电解质紊乱、肝肾功能及皮肤受损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中所有患儿均无严重栓塞发生,TH1组有1例患儿存在严重低血压(平均动脉压<35mmHg)。3.入组患儿在出生后10天左右完成NBNA检查,三组患儿NBNA评分比较,H=6.277、P=0.0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采用LSD法进行多重比较后显示,TH1组患儿的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47;TH2组患儿与TH1组及对照组患儿相比,NBNA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入组患儿在出生后7天左右完成颅脑MRI检查,三组患儿颅脑MRI损伤情况比较,H=9.501、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H1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相比,颅脑MRI损伤程度更轻,P=0.01;TH2组患儿颅脑MRI的损伤程度也轻于对照组,P=0.038;TH1组与TH2组患儿颅脑MRI损伤程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三组患儿眼底、BAEP检查无统计学差异。4.对入组患儿随访至生后6个月,共100例患儿存活且随访资料完整,无失明或失聪患儿。三组患儿6个月时MDI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H=8.516,P=0.014;TH1组患儿的MD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3;TH2组患儿的MD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2;TH1组与TH2组患儿MDI评分无统计学差异。三组患儿6个月时PDI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共21例(21%)患儿存在神经发育异常,其中对照组为26.3%,高于TH1组患儿(21.1%)和TH2组患儿(16.7%),但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后6个月对照组患儿死亡率(32.1%)高于TH1组(6.6%),P<0.05;对照组与TH2组、TH1组与TH2组相比,患儿6个月时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本研究至6个月时失访31例(21.1%),但随访患儿与失访患儿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随访疗效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结论:1、HIE的全身亚低温治疗是安全的,延长治疗时间窗至生后6-12小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2、延长HIE患儿亚低温治疗时间窗至生后6-12小时仍然有效,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死亡及神经发育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