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鉴别脑胶质瘤放疗后复发与坏死有重要临床意义,本研究应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PET/CT)评价11C-蛋氨酸(11C-methionine ,MET)在脑胶质瘤放疗后复发与坏死的鉴别诊断中的作用,同时观察放疗后复发脑胶质瘤的治疗疗效。方法自2008年6月至2009年9月, 30例放疗后怀疑复发或坏死胶质瘤患者接受MET PET/CT检查。首次治疗时病理分级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中枢神经系统分类方法,II级19例,III级9例,IV级2例。30例患者首次治疗均接受手术切除及辅助放疗,放疗剂量范围54-60Gy,中位剂量58Gy; 30例中17例接受了术后化疗。所有患者均接受MET PET/CT检查,放疗结束与PET/CT检查间隔时间范围5-90月,中位间隔时间13.5月。PET检查时患者年龄范围11-69岁,中位年龄41岁;男性21例,女性9例。PET/CT仪为Biograph HR16机型(Siemens,Germany),患者静脉注射740MBq的11C-MET后10分钟进行扫描,通过衰减校正后重建PET影像(3mm层厚)。蛋氨酸(MET)高代谢区被选做感兴趣区(Regions of interest,ROI),同时以同样大小的圆圈选定对侧灰质区多个ROIS,计算平均值,如果PET未发现异常,MRI异常区域相应的PET影像区域选定圆形ROI。SUV(标准摄取值)=(像素值/像素体积)(/注射的放射性核素活度/体积)×校正因子。L/N(the lesion-to-normal tissue ratio,病灶正常组织比)=病灶部位SUV平均值/对侧灰质SUV平均值。生存时间从PET/CT检查后开始计算。确立放疗后复发的诊断需根据手术切除或活检病理结果,放疗后坏死的诊断需根据手术病理结果或临床随访,在长时间(大于6个月)CT或MRI随访中显示病灶自发性缩小或稳定的患者诊断为放射性坏死。结果30例患者均接受一次PET/CT检查并随访至2010年3月(中位随访11月)。PET/CT诊断19例复发,11例坏死。19例PET检查后考虑复发患者接受手术切除或立体定向活检,18例病理明确诊断为胶质瘤复发, 1例手术切除诊断为放疗后坏死。18例病理证实复发患者中1例复发前病理诊断为星形胶质细胞瘤Ⅱ级,复发后病理诊断为少枝胶质瘤伴室管膜分化(WHOⅡ级);10例复发后病理诊断无改变;7例复发前病理诊断为星形胶质细胞瘤Ⅱ级,复发后病理诊断为星形胶质细胞瘤Ⅲ级。11例PET/CT诊断为放疗后坏死,经长期随访(>6个月)后临床症状稳定及MRI或CT影像诊断病灶无增大。根据以上结果用四格表计算MET PET鉴别脑胶质瘤放疗后复发与坏死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100%,91.7%和96.7%。全组仅复发组3例活检后死亡(1例未治疗病情进展后死亡,1例立体定向放疗和1例化疗后病情进展死亡)。复发组18例1年生存率82%,生存时间5-15月,中位生存时间8.5月。复发后手术切除患者与立体定向活检患者的生存率有明显差异(P=0.002)。结论MET PET可有效鉴别脑胶质瘤放疗后复发与坏死;复发脑胶质瘤患者手术切除较活检生存获益的可能性更大。